3月30日,“2025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盛大召开,大会由“老交通”智库、《人民交通》杂志社及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联合主办。大会以“智启低空·融合创新”为核心议题,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李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李彬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李连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李新社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刘华鲁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张杰,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陈德旺等主要领导出席大会,共商低空经济战略规划、标准建设、场景应用与生态协同,擘画从蓝图迈向实景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振国主持大会。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振国主持大会。
战略引领与标准启航
领导致辞:锚定万亿级赛道新方向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原司长李刚致欢迎辞,强调低空经济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需以政策创新和技术突破破解空域管理、安全监管等核心挑战。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致欢迎辞。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以《低空经济:从政策蓝图到万亿实景》为题,提出构建“法规先行、标准支撑、产业协同”的三维发展体系,呼吁加速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与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健致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正迎来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叠加的黄金机遇期,应通过“场景驱动+生态聚合”打造全球竞争力,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致辞。
标准启动:夯实产业发展基石
大会举行《低空数据设施建设及管理标准》启动仪式,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李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京视互动总经理李子雯、杭州中汇通航总经理吴伟共同参与启动仪式。该标准聚焦低空数据采集、传输与安全管理规范化,为无人机物流、智慧城市等场景提供基础支撑,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低空数据设施建设及管理标准》启动仪式。
主旨演讲与实践分享:多维破解发展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李连成提出“空域分级开放+应用场景试点”双轮驱动策略,建议以政策特区模式释放低空资源潜力。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强调,需构建“端-网-云”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筑牢低空通信与数据安全防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李连成进行主旨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发表演讲。
浙江舟山市公安局副局长盛洪卫以无人机巡逻、应急救援等“低空警务”实践,展示安全底座如何护航产业腾飞;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陈福连分享“政策引导+产城融合”经验,打造低空经济与城市安全协同发展标杆。
浙江舟山市公安局副局长盛洪卫发言。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兼公安局局长陈福连发言。
企业创新与城市推介:技术赋能场景落地
北京凯丰源董事长薛灯锋提出“动态加密+区块链溯源”通信安全方案,破解低空运营安全痛点;并行科技郭宇解析AI与超算如何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强调算力是未来竞争核心;极客桥胡克飞展示无人机在夜间照明、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诠释“小装备撬动大场景”的产业价值。
北京凯丰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灯锋发言。
并行科技行业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北京超算行业云业务首席战略官郭宇发言。
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克飞发言。
山东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闫友亮推介“智慧低空走廊”规划,推动物流、文旅与城市治理场景融合,探索区域低空经济特色路径廊”,推动物流、文旅与城市治理场景融合创新。
山东省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闫友亮发言。
平行论坛:生态共建与前沿探索
下午的平行论坛“低空经济生态链论坛”精彩纷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中国民航局运行中心原党委书记张春枝,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发表了演讲。论坛由并行科技行业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郭宇主持。
中国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发表致辞。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在致辞中呼吁构建开放、协同、可持续的低空经济生态链,强调需平衡安全与效率,加速技术标准互通与资源共享,凝聚“政产学研用”合力,构建低空经济生态体系。
院士讲堂:技术突破与未来图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以《筑就空中天路 让低空经济展翅高飞》为题,展望新能源飞行器、智能导航与空天一体化技术趋势;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陈德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提出“可解释AI+低空经济”融合路径,推动无人机自主决策与集群协作技术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学专家刘大响作报告。
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陈德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作报告。
主旨演讲:融合应用纵深发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宋文龙展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旱灾害预警中的精准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提出“物联网+标识”体系赋能低空经济全链条数据贯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宋文龙发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发言。
主题分享:创新实践点亮场景
京东物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王琦分享无人机在偏远地区医疗急救、生鲜配送中的规模化应用案例;通号通信产品经理黄士亚以大理“苍山洱海治理”为例,解析低空监测网络如何助力生态保护与智慧城市治理;千方科技航空业务板块首席运营官赵威围绕“低空经济的物流场景”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京东物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王琦发言。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黄士亚发言。
千方科技航空业务板块首席运营官赵威发言。
成果发布:智库赋能与标杆引领
大会宣布成立《低空经济五十人论坛(ELA50)》,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担任荣誉主席,首批入库专家涵盖政策、技术、安全等多元领域;《人民交通》杂志社社长郑德岭为专家颁授证书。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原一级巡视员杨世同现场为“低空经济典型案例”授牌,京东物流、极客桥等近百家单位入选,树立行业创新标杆。
人民交通杂志社社长郑德岭(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学专家刘大响(右)颁发证书。
人民交通杂志社社长郑德岭(左)为入库专家颁发证书。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原一级巡视员杨世同为“低空经济典型案例”授牌。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振翅腾飞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与生态共建,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会者一致认为,需加速推进空域管理改革、核心技术攻关与多元场景落地,让低空经济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美好生活的“新引擎”。(王秋雯)
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