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初中集团化教育联盟学术会议在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开幕
  • 发布时间:2024-11-14 14:58:09
  • 来源:中国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11月11日上午,由浙江省教育学会指导,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中国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未来教育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及长三角初中集团化教育联盟(DELTA)共同主办的“内生课堂 高质量育人——长三角初中集团化教育联盟学术会议暨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主题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全视野报告厅开幕。

QQ20241113-072224.png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教育局相关主管干部、教科院(所)研究员、进修学校领导、全国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以及初中集团化办学书记、校长等数百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集团化办学”、“初中高质量育人”、“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的高质量实施策略”等相关话题交流探讨。此外,论坛还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在线上同步进行。

  论坛初始,长三角初中集团化教育联盟轮值主席、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刘宗海,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林一钢为大会致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书记、教授苏煜主持致辞。

QQ20241113-072248.png

  论坛第二场,由长三角初中集团化教育联盟内的三所集团校作经验分享, 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王彦明主持了本场分享。苏州市立达中学教育集团徐寅倩校长作《立身成人 立己达人 立体育人》主题分享;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中教育集团副校长马达荣作《共荣共建聚合力 同心同向促发展》主题交流;浙师大杭州上城区合作办学共同体笕成中学校长张艳以开校赋为引,以“蕴梦、绘梦、筑梦、圆梦”为线,分享了学校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推进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尝试。

QQ20241113-072330.png

  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浙江师范大学杭州上城区合作办学共同体笕桥实验中学(笕文实验学校)也向与会嘉宾、老师们分享了“内生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探索。论坛第三场,由学校校长高琼作《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校家社协同实现联结育人的笕实实践》主旨报告,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处长钱旭升主持了本场报告。

QQ20241113-072357.png

  高校长通过三个生动的故事,阐述了学校如何通过自主、胜任、联结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内生发展。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身体联结、情感联结、心智联结和精神联结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其中,身体联结通过项目式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成长;情感联结则通过智能化手段监测学生情绪,利用医教融合、家校融合等方式实现联结育人;心智联结则通过内生课堂,用教学研一体化思维重新定义知识和学习;精神联结则强调了学校核心管理团队在引领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最后,学校核心管理团队集体亮相,赢得一片掌声。

  论坛第四场,由浙江教育报正高级编审言宏主持的学术沙龙,邀请了上海市鞍山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史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张任萍、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浩以及山东沂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李庆阳四位校长,共同探讨了学校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

QQ20241113-072418.png

  四位校长表示,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文化传承、品牌建设、特色打造以及校际融通等多个方面的挑战。然而,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各自的教育集团都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校长们分享了这些宝贵经验,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应对集团化办学中的挑战,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论坛第五场,由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朱永祥主持了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韩平作《初中教育高质量育人应关注的几个方面》学术报告;上海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民办高校督导专员苏忱作《破围中重生 高质量办学——办好初中的若干思考》学术报告;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教育学者成尚荣作《内生与联结:初中振兴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学术报告。

QQ20241113-072435.png

  论坛的启动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育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我们翘首期待本次论坛带来的更多精彩!

责任编辑:邹沛霖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