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号召,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支教薪火,汲脱贫真谛,思过渡之路——筑梦乡村实践团”于7月16日至7月2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开展了以“传承支教薪火,聚焦三农调研”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参观交流和深入采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当地三农发展,在调研的同时,为当地儿童进行支教授课,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爱心温暖村小,知识浇灌幼苗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在相关负责人的支持与帮助下,7月17日-22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栾川县兴华路街北社区青苗学堂,开展了一个短期的支教活动。
实践团成员重点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题,设置了心理教育、预防校园霸凌、劳动教育、体育等多元化课程,将“支教”和“美育”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提升学生思政素质让学生们了解国家政策和国家未来宏伟蓝图,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支教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和相互影响。”尽管支教时间并不长,实践团成员也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学生们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注意到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孩子,通过不断地沟通、恰当的引导,培养孩子们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孩子们用笑容影响我们,我们用更有趣的方式为他们介绍新奇的世界,相互成长,共同成就。”实践团成员马紫涵表示。
图为实践团张玉丹为学生们上劳动课 马紫涵 邢嘉璐 供图
探寻脱贫“秘籍”,思考过渡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7月23日-25日,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三川镇、陶湾镇、潭头镇,深入乡里,采访当地村民,并咨询乡镇政府当地发展途径和前景,探究脱贫“秘籍”,思考过渡之路。
在走访的过程中,成员们向当地村民询问脱贫主要方式、基础建设变化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切实收集农村发展建设实际情况,感悟村民的真实体会,为后续措施提供思路并积累经验。在与乡镇政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栾川县各乡镇的发展以旅游业和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仍是居民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劳务等居间服务。
跟随三川镇政府人员的脚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姚湾村便民服务中心,并与姚湾村村干部进行了交流访谈。“姚湾村最初大规模种植的是富硒玉米,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两年开始种植辣椒,但是辣椒的产业并未发展起来。去年开始种植水果玉米,前景乐观。”姚湾村书记韦书田谈到。针对实践团成员提出的疑问,韦书记进行了一一解答。经过此次访谈,实践团成员对乡村得到脱贫“秘籍”的不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据悉,1986年,栾川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底,栾川县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栾川县具有充足的脱贫经验,且潭头镇,三川镇,陶湾镇在国家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为被点名的全国重点镇。
图为实践团成员金柯兵在姚湾村采访韦书田书记 薛魏雅 供图
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规模性返贫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胜其非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如今,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进一步调查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当地的乡贤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和易地扶贫搬迁感恩社区等地,思考脱贫摘帽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乡村应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镇政府人员表示,他们仍在努力发挥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作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图为栾川县三川镇种植的玉米 金柯兵 供图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青山抱城廓,绿水绕人家。”实践团成员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玉米,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堤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孩子们天真稚气的笑容,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地珍藏在大家的似水年华中。此次“三下乡”活动告一段落,但青年躬耕乡村永不停止!河大学子将眺望前方的奋斗之路,凝聚众智、集聚众力,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讯员 马紫涵 王若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们合影 张玉丹 王若涵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