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2亿元到21.68万亿元——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 发布时间:2024-09-19 08:13:53
  • 来源:经济日报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财政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75年来,我国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在国家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财政“蛋糕”不断做大

  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1.68万亿元,增长了近3500倍,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财政“蛋糕”越来越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家底”越来越殷实。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1.68万亿元,支出规模从12.6万亿元增加到27.46万亿元,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财政支出中,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加大对科技、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投入。

  在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下,我国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2017年提高了73.3%,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了45.4%;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一系列数据,反映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资源用于促发展、保民生。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正在各地火热推进。这是今年财政政策加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之一。

  财政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75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行稳致远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宏观调控日益完善,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

  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组合运用赤字、专项债券、财政补助、贴息、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以来,围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固本培元、增强内生动能,各项政策措施效果明显。

  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积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工具,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统计显示,党的二十大以来,累计新增安排专项债券11.35万亿元,支持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建设项目9万个左右。今年,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着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支持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同时,政策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增强。加强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在目标设计、政策制定、操作实施等层面的协调配合,强化与产业、投资等政策的联动衔接,形成宏观调控合力。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拳成效明显。“随着包括财政政策在内各项宏观政策的落实见效,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说。

  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财政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更加清晰。先后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及外交、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更加优化,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健全由“四本预算”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坚持“开前门、堵后门”,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实施一揽子防范化解隐性债务政策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预算公开制度不断强化,向人民群众交出政府花钱的明白账。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初步建立,提高减除费用标准,设立子女教育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调整优化税率结构,有力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蓝佛安表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