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之三】杜甫的仕途功名
  • 发布时间:2025-01-07 09:47:43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李正品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写在前边】大唐盛世的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南窑湾村人。一生在长安,在成都,在陇西,在湖北湖南采药、制药、卖药。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处飘荡。先饿死小儿子,最后把自己也饿死了。杜甫生前,知者甚少。死后43年,其孙子杜嗣业到湖北移陵,路遇大唐诗坛旗手当朝宰相元稹,拜读杜诗后,感慨万千,和白居易挽手,力推杜诗至世界仰望的巅峰。杜甫有1400多首诗歌集于《杜工部集》。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4.杜甫的功名之路

  大唐的杜甫,仅仅活了58岁。毫无声望。繁荣繁华的大唐不仅饿死了杜甫的小儿,又在长江边上,饿死了杜甫本人。我想你肯定不会接受,但,这就是现实。必须面对又十分严酷的现实。

  越大宋三百多年,再过数十年,到了元朝中后期,杜甫才成为一个关怀国计民生的现实主义的诗人。才有了“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圣气概,有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永久回声。但,时光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

  时今早是1300多年后了。重拾修祠堂建陵园搞节庆颂杜甫缅怀诗圣,无可厚非,理所应当。但,拿诗圣说事,满足私欲,花费纳税人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可耻的嘴脸上贴金,更有甚者图谋更多的利益,发一笔横财,九泉之下住着茅草屋的杜甫一定会热泪盈眶。

  杜甫具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笔功,七岁之前就有“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美谈。他曾给当年的皇上这样说,“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也就是说,我从七岁那年开始写诗,到现在已三十九岁,三十多年间,已作的诗文有千余篇了。

  但,大唐接纳杜甫了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没有。更为“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唏嘘。也为千里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凌云壮志呼号,更多的是无伯乐行善,扼腕,叹息,伤感,悲愤。

  才华绝世的杜甫二十四岁时,参加过公务员科举考试,未被录用,求官无望。次年,还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连杜甫,也这样认为自己行,也能行。“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见《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公元748年作,杜甫37岁)。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李邕都寻求机会和我见面,王翰都愿意与我结为近邻。试问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开阔胸怀能有几人?气贯长虹啊,足以证明杜甫创作上的实力和力量。但是,有用么?会得到朝野的关注关心关爱么?我的答案依旧是:否。

  越十年,三十四岁的杜甫亲赴都城长安,为获得一官半职和功名再努力了一把,参加了决定自己命运的特殊的科举,由皇上亲自选拔人才,由大宰相李林甫主考。结果呢?还是兴冲冲而来,灰头土脸而去。不在当官的圈子,无后台,无钱财买官,不善钻济,不会溜须拍马,不入法眼,有屁用。

  求功名之路让杜甫绝望透顶。但,他没有放弃,另辟了托人找关系,某一官半职,来养家糊口的捷径。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杜甫是个高血糖病患者,他的生活依托是采药制药买药,当游方郎中。若有城管,或者卫生监管人员,私自行医,私开诊所,能行吗?这些,我会另篇赘述,展示一个生活在大唐社会最底层的诗圣。

  杜甫生活的大唐,也有吃香的高官文人名流,我写的是和杜甫和李白等文人有关系的大宰相张说(667~730)。张说县令出身,武则天在洛阳主考时,曾考第一。颁诏为首任宰相。更为惊诧的是一生三拜宰弼,能文善武,是推动“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掌管大唐文坛30多年。有人做过统计,大唐诗歌中留有张说的诗歌318首。被国家封为“燕许大手笔”。公元730年病逝,年63岁。采纳张说的幽州夜饮认识大唐的文坛豪杰,是他遭皇上厌倦,被贬河北所作: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张说在极端境遇中,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宰相,打入冷宫,当罪犯流放,仍能困顿中,还发出:感谢皇恩浩荡,若不是流落边城,我哪能体会,皇上的知遇之恩啊。大家说,今天有没有这种人?

  杜甫哪有巴结张说的资质资格资本。就走了曲线救国,托人找关系联系了张说的儿子。

  这里需要提一下,张说有三子:张均,张垍(jì),和张埱(chù)。都因参加安史之乱获罪。这是后话。在张说执政时,杜甫费了好大的劲,攀结上张垍,也就是老二。

  张垍,当朝驸马,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婿,秩从三品,领武库、武器、守宫三署,相当于如今京城的卫戍区司令。当今这条线也至关重要。杜甫穷困潦倒,吃喝都没有着落,送礼更没钱了,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写诗,当吹鼓手,为张说摇旗呐喊,歌功颂德,并带领一帮文朋诗友四处围绕着张垍屁股打转,混吃混喝,写诗作文,用尽浑身解数,吹捧竭力。张垍的职业是在皇上面前干这,喜欢这。日常给皇上抬轿,给公主讨好。如今被人吹,有人抬,搁谁都会欢喜无比。杜甫三十九岁这年,当时叫天宝九载,曾给张垍写了这样一首诗,名字是《赠翰林张四学士珀》:“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以夸张垍。您啊,简直就是皇宫里面的文曲星,我们这帮文友全靠你照顾了。其实,李白也这样干过,这,就是当时的常态。如若不信,可深读《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一诗,这里的张卿就是张垍。还有一则趣事:李白拜访张垍很久,张垍不想见,又担心在文人圈很没面子。张垍不见有自己的道理,怕推举了李白,为自己的前途担心,超越了自己咋办。就出了一手奇招,见你也不给你办事,我不推辞也不失你的面子。诓骗李白说,咱去终南山玉真观吧,我老婆的妹妹也去,见公主的妹妹啊,唐玄宗之妹玉真,天大的机会。李白感激涕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结果可想而知,公主根本没去,也不会去,诗仙瞎子点灯白费蜡。承了天大的情,让人戏弄一番,没办事,但也得感恩戴德。当今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我想是有的。历代社会都一样。

  但,李白也大有收获,在终南山结识了元道长。唐玄宗李隆基很喜欢这个出家的亲妹妹,听说了此事,加上终南山元道长还有贺知章等人的举荐,这才有了李白觐见皇上的机会,有了唐玄宗御手调羮,杨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的风流史话。

  接着继续读大唐的杜甫,他是这样感激张垍的:“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顾深惭锻炼,才小辱题写”。张垍啊,是您呀在夸我吹我捧我,你夸我吹我捧我时,周围的人听说的人,都很羡慕,大家都看在眼里了,也记在心上。在您的吹嘘之下我一定会前程无比,一定会青云直上了。但,仕途不好说,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您是给了我搬了梯子,是我用力不够,没能爬上去。归根结底,是我自己没本事,辱没了您对我的提携。足见,张垍这条路,杜甫仍没有走通。

  早过而立之年的杜甫,在长安在洛阳等地,游走于官宦群豪之间,他太钟情飞黄腾达的功名了,但时势就是这样,极力索取的欲望,往往失之交臂,倍受命运的百般捉弄。

  到了公元673年,三十九岁的杜甫,又谋划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亲自向皇上递呈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史称三大礼赋。乞求能得到皇上垂青,可怜可怜我吧,有个一官半职,在大唐盛世,能混个人模人样。至于后来的相帮,仍然有功于张垍。是张垍把杜甫介绍给了哥哥张均。张钧的官职也十分了得,是刑部尚书,如同现在的司法部部长。由张钧策划,给杜甫铺摆了这样一条路子。

  当年的皇宫大臣谁不拍唐玄宗的拍马屁,李林甫就曾把自己的住宅捐给元道长,巴结唐玄宗李隆基,以求皇帝长生不老,深得唐玄宗喜爱。在当时京都长安,还举行大型的祭拜活动。

  到了张钧,为了献媚李隆基,说,听闻有一个道士叫王悬翼,在宝仙洞见到过轩辕黄帝,还发现了一本秘籍,叫《妙宝真符》,现向您报告。唐玄宗都七十多岁了,对长生不老钟情万分,马上派了张钧,去找宝仙洞,找《妙宝真符》。张钧得到皇上的重视,兴高采烈,马上谋划杜甫撰写三篇大文章,献给玄宗。分别是《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一为自己铺路,二为杜甫撘桥铺路。献礼赋那天,杜甫的文章引起了玄宗和满朝大臣的一片叫好。史料的记载很多,大家一翻便知。杜甫也专门做了这样的描述:“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皇上李隆基下诏书在集贤殿书院,让宰相给杜甫再出题目,进行测试。杜甫有两首诗,这样回忆:一首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献上三大礼赋,一日之内便声名显赫,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们,围得像一堵墙,可以看出,那是多么自豪和骄傲的情景。另一首《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杜甫本来就才华横溢,加上精心细致的准备,三大礼赋气势恢宏,文辞华丽,自然不同凡响。但,诗歌的后边一落千丈:“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大意说,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麻雀呀,小鸟呀叽叽喳喳的,最后玄宗批了八个字:“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把杜甫的档案、材料,求职的东西留下,备选,等将来有机会了再说。杜甫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再次被打入冷宫。这就是玄宗李隆基的手腕高明之处。两宋诗人郑刚中(1088年—1154年,今浙江金华人),这样窥探杜甫当时的状况和境遇:牢落长安赋就时,青苔到榻有谁知。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只有诗。风雨飘零长是客,干戈悲梗独忧时。平生爱作惊人句,博得如今杜拾遗。

  究其根本原因,还在大唐玄宗身上,如果皇上重视了,能有办不成的事情吗?别说安排一个杜甫了,就是要几条人命,我想也只是随意的一句话,而已。

  现在,不少人说杜甫是因为在大唐不满现实,多次讥讽朝野不得重用。我只问一句,那些“开元贤相”“九龄风度”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吗?想问玄宗李隆基重用的六亲不认的张嘉贞,见面就和皇上争辩,让李隆基都有点发怵的韩休,杜甫能比吗?还有人讲,李隆基不重视文人,荒淫无道,我也嗤之以鼻。大文豪张说,前文曾提及过。大诗人张九龄,就是那个写《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的张九龄,科举出身的宰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不是玄宗李隆基重用的么?

  历代王朝的为官之路,不在于你的才华,你的能力;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法眼和圈子,在于能否进入视野之内,能否在圈子之中,至关重要。这一切,杜甫没有,也不具备。杜甫在大唐在开元盛世,只能属于穷困潦倒,只能属于饿死儿子,自己最终又被饿死的结局。

  长安求官之路,杜甫的境况很差,“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他的内心无不充满伤悲和艰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48年,杜甫37岁)这里的韦济是当朝宰相韦嗣立的第三子,做过尚书左丞及冯翊太守等职,和杜甫关系很好,也是大臣级别的诗人。

  到了公元751年,已经44岁的杜甫,已经在京城混不下去了,衣不附体,缺吃少穿,求官无望,只能挥别长安,举家带口搬到了距离京城二百四十里的奉先,也就是今天陕西省的蒲城县,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再作打算。洒泪别长安,那些掌管官位者,才有了恻隐之心。给杜甫派发了一个职位:河西尉,相当于县级政府办副主任的芝麻官,九品,唐代最低的品级。这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想要辅佐尧舜这样的圣王,只要能做了他们的辅佐大臣,我定会让天下的社会风气憨厚淳朴,相差天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驱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这就是杜甫的心态。《官定后戏赠》以自嘲的口吻,为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所作。是杜甫苦情的表达,艰涩的情感,绝望悲愤的真情写照,低头领几两碎银吧,丁点的俸禄可以让杜甫能喝上一杯小酒。回家途中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杜甫感叹道: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我曾经以惊世骇俗的文采惊动君王和满朝文武大臣,而如今却因饥寒交迫奔走在路旁。“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老妻只能借居在他乡异县,杜甫一家十口风雪交加,与世隔绝。此时此刻,谁能不惦记家中妻小?多想早一点回家,和家人同甘苦,共忍饥渴,共渡难关啊。没有想到,尚未进门先听到号啕大哭,原来幼子也已饿死了。杜甫抑制住难忍的悲痛,倾听里巷四邻的流涕悲咽。这时的杜甫能不为这个不称职的父亲,感到羞愧难当么?什么繁华盛世啊,什么诗圣?竟然眼看着无食的幼儿,活活饿死夭折(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公元755年,十月初作,时年杜甫44岁)。

  他没有就这个官,他等了一会儿,等了那么些时间,又接受了一个职务,叫京兆府兵曹参军,是个什么官呢?就是太子的卫戍仪仗部队当中的一个参谋属官,具体管什么呢?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类的事务,也不大,从八品下,但比刚才那个大一点,好歹反正算是个官,所以杜甫就写了一首诗叫《官定后戏赠》,写给自己解嘲的诗。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驱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他说我要不做河西尉,你想河西尉那个位置是跑腿的,是基层干部,我不愿意一天到晚迎来送往,到上级部门跟着看人家的脸色,我也不愿意去盘剥老百姓,因为那个催租催税的都要这个人去做,我就是想做京兆府兵曹参军,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京兆府兵曹参军它是在京城里面做官,它是个京官,刚刚那河西尉等于是个地方官,我觉得这个官比较清闲,起码这个俸禄可以让我能喝到酒,说明这个俸禄很低微。

  这就是杜甫在大唐的求官求功名的艰辛之路。当今的达官显宦文坛贵族有什么对杜甫,有什么可庆贺可称颂之处呢

  我只好借助一句诗来结束全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伴我好还乡。

  杜甫,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别要了,回老家吧,回归巩县站街南窑湾。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