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重庆思而行国学馆座无虚席。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庆思而行国学馆携手著名古琴艺术家、教育家杨青先生开设为期5天5晚的“琴心启慧 师承有道——思而行首届古琴传习班”。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学研习者、教育从业者及传统文化爱好者。
古琴作为“四艺之首”,是国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杨青老师将传统琴学“口传心授”的方式与现代教育理论结合,创造出“三维蒙学法”:视觉上还原古代书院的竹帘香案,听觉上采用自然环境的鸟鸣江涛为背景音,触觉上特制带铭文的练习琴供学员感知。来自广州的邱女士赞叹:“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瞬间理解了“左琴右书”的传统文人生活美学。”
这场被学员们称为"琴学双修"的研修活动,不仅以古琴为载体搭建起国学与音乐艺术的桥梁,更在当代语境下探索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为期五天的课程设计匠心独运,晨起诵读《琴史》典籍,午间研习减字谱奥秘,傍晚则伴着长江的涛声进行实景操缦。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冯教授表示,过去我们研究《礼记·乐记》多停留在文本层面,当指尖真正触碰到丝弦的震颤时,才真切体会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深意。这种从文本到实践的转化,正应和了杨青先生让国学可触可感的教学理念。
据了解,重庆思而行教育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2017年6月设立思而行国学馆,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主要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更深刻感受到了古琴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结业典礼上,20多位学员在国学馆庭院中合奏《阳关三叠》、《酒狂》等古琴名曲,传统与现代在此刻相互交映。
重庆思而行国学馆馆长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当国学学者开始抚琴,当琴人开始研读经典,我们就在重建传统文化完整的生命体。今后思而行国学馆将持续发挥优势,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打造系列精品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