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开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重力辅助CO2驱扩大试验取得新进展
  • 发布时间:2025-04-04 13:15:02
  • 来源:原创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3月28日上午,陕北高原春寒犹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重力辅助CO2驱扩大试验区内却热火朝天。随着注气指令的下达,撬装注入设备发出低沉轰鸣,储罐中零下18℃的液态CO2沿着崭新的注入管线奔向地下2080米的地层深处。截至3月30日,第一批扩大试验的四口注入井已全部开注,这不仅标志着采油五厂侏罗系油藏重力辅助CO2驱扩大试验正式启动,更意味着一种让“濒死油藏”重获新生的创新技术进入全面扩大试验阶段,为老油田稳产开辟了新路径。

        “沉睡”油藏焕发勃勃生机。在采油工艺研究所重力辅助CO2驱效果跟踪报表上,一串串数字为笔者讲述了一个老油藏“起死回生”的故事:2022年以来,采油五厂开展“2注15采”重力辅助CO2驱先导试验,累计注入液态CO2超过5万吨,试验区11口生产井重新焕发活力,日产油量从6.8吨攀升至11.3吨,增幅达66%,而含水率则从90.4%降至76.8%。“这些数据背后,是超过5万吨曾经被认为无法开采的原油重获新生。”采油工艺研究所提高采收率室副主任卢富强指着报表数据解释道。

        这些形成于侏罗纪时期的油藏,就像被水浸泡多年的海绵,传统注水开发方式不仅难以驱替原油,反而会导致含水率快速上升。而创新的CO2重力辅助驱油技术,则给老油藏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当CO2从油藏顶部注入后,由于密度差异,CO2会像气球一样在顶部聚集,逐渐形成一个“气体活塞”,把藏在油层顶部“阁楼”里的残余原油“挤”向生产井。同时,溶于原油的CO2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降低,更易从岩石孔隙中流出。“好比摇晃可乐瓶,溶解的CO2会把瓶盖顶开,只不过我们反向利用这个力量来驱动原油。”采油工艺研究所提高采收率室主任辛萌打了个比方。更难得的是,这种开发方式不需要消耗宝贵的水资源,在国家当前水资源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全力攻坚续写“姬塬速度”。由于增油降水效果显著,2025年,在油田公司总体部署安排下,确定在四个侏罗系区域开展“4注30采”第一批扩大试验。从方案部署到现场实施,采油五厂用38天时间续写了CCUS项目建设的“姬塬速度”。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各专业团队通力协作。采油工艺研究所每天深入现场,监督井筒治理及工艺配套每个技术细节,高效协调组织设备安装、调试及碳源拉运;地质研究院根据井筒处理进度及时安排动态监测工作,为后续工艺技术配套指明方向;生产运行部多次现场道路踏勘,快速组织道路维护,保障碳源正常运输;作业区现场快速组织井筒配套、设备吊装、管线连接等工作,安全高效完成施工组织……同时,在公司油田开发事业部、油气工艺研究院、提高采收率试验项目组大力支持下及长庆同欣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和碳源保障下,于3月30日顺利完成开注工作。

        “绿色五厂”建设未来可期。作为长庆油田的“碳”路先锋,一直以来,采油五厂始终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紧跟油田公司节能降耗、清洁替代、战略储备的“三步走”工作思路,勇立潮头、打破常规,以“姬塬油田绿色低碳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为统领,以“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业务”的坚定决心,将“绿色五厂”作为“五个五厂”建设的重要一环,持续推动新能源建设工作。

        而现在,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采油五厂也正在规划更大的发展蓝图。按照油田公司将“鄂尔多斯盆地建成全球最大CCUS/CCS产业基地”的远景目标,一边着力建好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一边大力探索重力辅助CO2驱油技术的应用。按照计划,“4注30采”的扩大试验,将盘活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濒死”储量,预计提高原油采收率11%以上。

        随着更多CO2的注入,这片曾经濒临废弃的老油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卢一姮 杨金峰)

责任编辑:郭宁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