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亿元!莱芜区GDP十年连跨5个百亿级台阶
  • 发布时间:2022-09-21 09:49: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9月20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莱芜区专场)举行。发布会围绕莱芜区“牢记嘱托担使命 砥砺奋进新征程 争当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发展‘火车头’”的有关情况展开介绍。

  主持人: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苏婷

  发布人:


  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焦卫星

  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

  莱芜区委常委、副区长高学常

  莱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部长牟高飞

  908亿元!莱芜区GDP十年连跨5个百亿级台阶

  过去十年,是莱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莱芜乘势而上、跨越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嬴汶大地上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十年画卷”。

  十年奋进,绘就迈入省会、综合实力节节攀升的崭新画卷。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牢济莱区划调整重大政治责任,积极稳妥推进人员转隶安置、资产清查划转、公用事业移交、功能区改革重组等重点事项,区划调整平稳过渡,实现了从“县域”到“省域”的成功跨越,被赋予“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重任。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个百亿级台阶,从413亿元增长至9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3.6亿元增长至50.1亿元,增长1.2倍;全区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机遇叠加期、快速上升期。

  十年,莱芜区累计招引实施过亿元项目470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十年耕耘,绘就工业为先、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产业画卷。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发展的核心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起 “以钢为基、以车为本、以药为先”新型工业格局,累计招引实施过亿元项目470个,引进外资9.3亿美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增长1.2倍,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9亿元。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聚成群。生物医药产业园“十年磨一剑”,吸引40家药企入驻,2个国家原创一类新药——珅诺基阿可拉定软胶囊和济世药业丹酚酸A片在此孕育、开花结果,其中阿可拉定已于年初获批上市。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壮大成势。泰钢、九羊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400系不锈钢占据全国25%市场份额,土耳其“钢镚”用上了莱芜“造币钢”。泰禾生化生产的柠檬酸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蓄势成峰。先后培育黑旋风锯业、朗进科技、奔速电梯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落户莱芜,智能网联重卡(一期)、凯傲智能叉车(一期)顺利投产,9个高端配套项目落地,初步构建起“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产业链条,一座“产业、科技、城市、生态、人文”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正加速崛起。

  十年,莱芜区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1家、“专精特新”企业167家

  十年探索,绘就科技赋能、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的活力画卷。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重点推动三大功能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成功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家、高新技术企业231家、“瞪羚”企业28家、“专精特新”企业167家。莱芜高新区聚焦“高”和“新”,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区、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省4个入选产业集群之一。雪野旅游区聚焦“省会会客厅、济南后花园”定位,已成为高端会议会展和旅游观光“首选之地”。莱芜农高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引领全区乡村振兴率先突破。改革创新成为引领莱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十年,莱芜区为北大、清华输送学子68人

  十年守望,绘就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21个,民生财政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基本民生更有温度。居民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攀升;如期完成全市最重的脱贫攻坚任务,3.6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有力。品质民生更有质感。持续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群众满意率”居全市前列;高标准建设一批幼儿园、中小学,“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莱芜一中荣获“年度山东省最具口碑高级中学”等荣誉,十年来为北大、清华输送学子68人;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三甲医院”标准打造的新城医院建成运行,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底线民生更有保障。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六五”“七五”普法全面完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养老、妇女、儿童等事业全面进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成为最朴实的民生底色。

 莱芜区农产品出口额占济南市比重近八成,生姜产业品牌价值达124亿元

 十年蝶变,绘就绿色发展、城乡融合互促互进的建设画卷。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乡建设全过程,全力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口镇新城和雪野新城为“两翼”,汶河、孝义河、青草河城市风貌带、龙马河经济隆起带和汇河自然景观带为特色,15个街镇差异发展、多点突破的“一主两副三带多点”空间格局。生态底色持续擦亮。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优良天数达到233天,2个国控断面、4个市控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圆满完成雪野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扎口管理砂石资源,莱芜获评省级文旅康养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城市建设向新而生。实施城中村改造24个,提升老旧小区152个,2.7万户群众实现“安居梦”。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17条、总长45.3公里,济莱高铁通车在即,莱芜正大步迈入“高铁时代”。顺利完成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迎审测评,健康、舒适、宜居、幸福成为城市靓丽底色。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6家、“三品一标”农产品19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市比重近八成;成功举办5届生姜产业博览会,生姜产业被列为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之一,品牌价值达124亿元;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山东省森林村居22个,莱芜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国试点,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力争5年,莱芜区GDP突破1500亿元,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

  “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发展给予莱芜区的科学定位,也是莱芜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面融入省会发展的有力抓手。今后五年,莱芜区将牢记总书记“走在前、开新局”嘱托,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砥砺奋进,统筹推进、一体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力争早日实现重大突破。

  一、用足用好八大优势,乘势而上、一鼓作气谋未来。新一届区级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莱芜“交汇叠加的机遇优势、齐鲁之中的区位优势、物产富集的资源优势、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活力迸发的创新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底蕴厚重的人文优势、宜居宜业的比较优势”这八大优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争当强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系统部署发展路,实行“集中领导、分线作战”,建立完善“党建引领、工业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十项推进机制,分别成立10个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带头、不分一线二线,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具体到人,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高点确立发展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即GDP突破1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00亿元、3000亿元,为“两大中心”建设确立了具体路径、明确了目标方向。

  二、培植壮大工业经济,推动“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集聚成势。强化“产业链”思维,加快打造两个千亿级、一个300亿级产业集群。一是做强产业“链主”,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举全区之力持续推动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全力打造“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大型工程机械、豪驰商用车”四辆整车为龙头、智能装备业务广覆盖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加速存量提升,打造千亿级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重点依托“两钢”产能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谋划启动“泰钢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打造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三是聚力“筑巢引凤”,打造300亿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把生物医药作为“十四五”第一发力产业,积极导入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对生物医药产业园托管运营、扩容增量,全力做大叫响“鲁中新药谷”名片。

  三、深入推进有机更新,加快“省会城市副中心”由地理位置、概念愿景变成形象实景。坚持高标准规划。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团队,从省会视野规划2-3平方公里的城市地标,主动对接国企、央企,引入社会资本、专业力量,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带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坚持系统化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全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主动服务济莱高铁,力争早日启动济莱快速通道、莱芜—钢城有轨电车建设,助力莱芜由山东地理几何中心向省内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综合物流中心转变。坚持精细化管理。下足“绣花”功夫,高标准做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依托莱芜“五山两水一湖一池”特色生态禀赋,融合齐鲁文化、嬴秦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融合发展,让“省会城市副中心”有“型”又有“魂”。

  总之,莱芜区将严格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攀高比强、争先进位,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在“强省会”建设新征程上担当作为、出新出彩!

  41个工业大类中莱芜有40个!莱芜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705亿元增长到1059亿元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莱芜区坚定不移把工业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区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今天的莱芜工业正经历一次“凤凰涅槃”、“化茧成蝶”的华丽转变,迎来从“工业大区”到“工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

  一是产业规模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产业体系更趋完善,41个工业大类中莱芜有其中的40个,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2012年到2021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705亿元增长到1059亿元,年均增长4.6%;制造业增加值从110亿元增加到240亿元,年均增长9%。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营业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1500亿元大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是产业能级实现了由“低”到“高”的转变。我们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优育强,“以车为本、以钢为基、以药为先”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加速成型。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实现从“制”到“智”。总投资1535 亿元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拉开框架,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大型工程机械、豪驰商用车四辆整车相继落地,9个配套项目加速入园,“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产业链条集聚成型。此外,以山能重装为代表的能源装备、以正泰线缆为代表的电力装备、以奔速电梯为代表的特种装备加速壮大,“莱芜智造”品牌逐步叫响。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从“有”到“优”。泰钢、九羊两大钢企连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口镇化工助剂产业园成功获批,聚乙烯纤维、介孔材料、精细化工沿链聚合,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实现从“无”到“有”。我们规划建设了4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企业40家,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宏济堂、步长制药投资的华涛中药等项目建设,“鲁中新药谷”品牌进一步擦亮。

  三是产业竞争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5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23家、8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1家。像珅诺基药业研发的抗癌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于今年1月获批上市,实现了济南市一类新药“零的突破”。泰钢集团先后参与制定 13 项国家标准,37 项不锈钢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今天的莱芜工业不仅实现了产业“量”的增长,更有“质”的飞跃。

  下一步,莱芜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叠加机遇,坚决扛起工业强市的使命担当,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做好“三篇文章”,强化“三个支撑”,优化“三个生态”,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力打造东强战略核心增长极。

  一是做好“三篇文章”,科学谋划工业发展路径。莱芜区将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统筹做好“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三篇文章,构筑集聚集群集约、高端高质高效、专业专注专长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优存量”,就是坚持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两钢”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钢铁“特精高”产品开发,启动“泰钢不锈钢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不锈钢基地。“扩增量”,就是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大产业链垂直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当前,重点依托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借助山东重工“链主”地位,吸引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力争5年内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提升至千亿级。“提质量”,就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步伐,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二是强化“三个支撑”,切实筑牢工业发展根基。莱芜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着力攻坚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建强塑优一批园区平台,突破解决一批要素约束,为“工业强区”提供强大助力。我们将持续强化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王、落地至上”,紧扣项目谋划、招引、建设、竣工、投产全过程,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今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1013亿元。持续强化园区支撑,把莱芜高新区作为“工业强区”的主阵地、主战场,推动产业和园区能级双提升,力争5年内综合实力挺进“全国50强”。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用地保障,拓展融资渠道,全力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打造“三个生态”,持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莱芜区将坚持创新、创业、人文三个生态同步打造,努力让企业“畅快呼吸”、“茁壮成长”。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严格落实鼓励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全力支持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正向闭环”。打造高效的创业生态。加快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创业公共载体,增加政策供给,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的高标准、高水平保障。打造和谐的人文生态。大力弘扬莱芜区“崇德尚实、重工厚商”的地域文化,传承“热情好客、勤奋务实”的淳朴民风,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莱芜工业高质量发展。

  莱芜区今年新建改扩建校园6处,规范建设农村幸福院344家

  今年的区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莱芜,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保障,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样板区、民生幸福先导区,一点一滴勾勒出莱芜百万群众的幸福民生。

  一是把城市建得更有品质。近年来,莱芜区把推进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主抓手”,完成城中村改造25个、134万平米,改造老旧小区152个、24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万余户。经过改造,旧房子“新”起来,绿化带“靓”起来,从“脏、乱、差”变成“净、畅、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老城区的改造,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4个,启动鲁中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打通鹏泉西大街、甘霖街等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增添一批口袋公园、街头广场、街旁绿地、小游园等小服务半径绿地,满足居民五分钟生活圈需求,让城市色彩更美更靓,让居民住起来更舒适、更幸福。

  二是把乡村建得更美丽。发展乡村产业“壮体”。以“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以万兴、泰丰等7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下水河、东汶南等党建示范村为引领,以“姜老大”、“大南山”山楂干、“鲁莱明利”、“金三黑”莱芜黑猪肉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为驱动,着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工程,让农业产业更有特色,让农民增收更有途径,让乡亲生活更富足幸福。改善人居环境“提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整洁、舒适的美好生活。推进乡村建设“塑形”。近年来,累计改造提升农村路1300余公里,通户道路552村、700万平方米,自来水改造61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336个村,在全省率先推行“厕污一体化”改造,完成户厕改造631个村、9.4万户,清洁取暖12.7万户,农村路、水、污、厕、暖等主要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并创新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及快递进村模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我们将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提升农村饮水、道路、用电、住房、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用上好服务,把乡村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三是把民生短板补得更齐。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民生实事只多不少,更好满足人民生活新期待。提标扩面,精准开展社会救助,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紧盯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入手,今年新建改扩建汶源学校、凤城中心小学等校园6处,卫生院4处,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聚焦用工、就业“两需求”,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改造提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6处,规范建设农村幸福院344家,建设老年友好型、儿童友好型社会。

 四是把生态文章做得更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蓝天永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强化企业排放管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让绿水长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水环境提升行动,启动城市排水“两清零、一提标”,实施大汶河水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完成瀛汶河综合治理项目,确保断面水质持续达标。让土壤常净,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来源:济南发布)

  (编辑:张一一 18500069345)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