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人才金政20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聚人才之力,筑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章首次加入“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变量,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政策环境的打造,2016年以来,先后三次升级人才政策,始终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大力营造尊才、爱才、惜才、聚才的浓厚氛围,强力支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制造强市特别是“231”产业需求,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省委书记李干杰同志“最优加一点”的要求,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了再创新、再提升、再优化,研究出台了“1+1+N”人才政策体系,即“一个实施意见、一个配套政策(人才金政)、一系列操作细则”。
《人才金政》突出特点
《人才金政》坚持“外地已给的济宁更优惠、外地没给的济宁也能给”,站在人才视角,集成了20条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政策起草过程中,既立足需求、紧贴实际,又着眼长远、精准精细,强化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重点对标学习了30多个城市经验做法,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让理念更精准,措施更实用,执行更快捷,彰显济宁人才政策的适用性、竞争力和实效度,可以说诚意十足、干货满满。主要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设计思路更具前瞻性。提出用5年时间,集聚50名以上顶尖人才、1000名以上领军人才、20万名青年人才、30万名实用技能人才,预算50余亿元予以经费保障。重点学习南方城市的先进理念,让政策措施更加符合人才工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比如,突出平台聚才,探索建立高能级平台“人才引培指数”“科技创新指数”,根据作用发挥情况给予重点支持;突出产才融合,优化对人才项目和平台的支持方式,统一调整为研发补助;突出金融赋能,专门设立10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231+1”产业领域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人才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储备高质量项目。
二、引育措施更具实用性。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突出实绩贡献导向,破除“唯帽子”倾向,对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根据作用发挥情况,均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的研发补助。对“一事一议”“揭榜挂帅”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把能否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创造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引领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作为纳入支持的重要参考;对领军人才,综合考虑人才的专业水平、能力潜力、薪酬待遇等因素;针对企业技术人才引进难问题,用活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蓄水池”,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引进研发人才,选派到企业工作3—5年,并鼓励人才到期留在企业长远发展。
三、配套支持更具竞争性。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重点对比周边区域和国内同体量城市,加大补贴扶持力度,保持比较优势。比如,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支持额度均处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并且对发放给个人的补贴均为税后金额。坚持提标、扩面,将企业引进的博士和攀登企业引进的硕士、本科生补贴时限由3年延长至5年,把硕士、本科生的年龄限制放宽5岁,并把攀登企业发展急需的专科生纳入支持范围,对到我市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给予人才家庭10万元、3万元奖励。
四、落实兑现更具直达性。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可操作、能落地、有实效。比如,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成立人才呼叫中心,设立“5112345”人才服务专线(这相当于为人才设立“110”,有事就找“呼叫中心”),快速解决人才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体现“济宁温度”;把优秀企业家纳入高层次人才服务范围,为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及其父母、配偶、子女提供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有人才形容为“一人有才、全家有福”;把提升人才安居保障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高标准建设运营500套市管人才公寓,以免租方式保障高层次人才短期居住需求,同时取消对引进人才购房的首套房限制,前置青年人才购房补贴,实行房票奖励;建立人才政策市县一体兑现机制,提升政策落实的刚性和质效。
《人才金政》5个方面
《人才金政》涵盖平台打造、人才引育、机制创新、金融支持、生态优化等5个方面,好看、好用、好记,让人才和企业一看就能明白。
在人才平台方面,重点扶持4类高能级平台:①支持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区域创新中心或分支研究机构,先期给予最高1亿元补助,并根据运行绩效量身定制跟踪扶持措施,上不封顶;②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平台,给予最高300万元研发补助,后续根据作用发挥情况,再给予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③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服务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④对新设立(含续建)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平台,给予最高50万元研发补助。
在人才引育方面,重点支持7类人才:①对顶尖人才,优化“一事一议”支持方式,兼职创新人选享受全职创新人选同等待遇,创新人选项目享受创业人选项目同等财政支持;②对领军人才,突出贡献导向,优化整合市级人才工程,实施大运河产业领军人才、尼山学者、圣地拔尖人才3个项目,并提高自主申报入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人选支持标准;③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圣源儒商”企业家培育项目,对企业引进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人才补贴;④对工程技术人才,按其年薪对地方贡献给予等额财政奖励;⑤对青年人才,从大专到博士层次的青年人才均提供补贴,博士研究生的综合扶持最高70万元、硕士研究生25万元、本科生13万元、专科生(含技工院校毕业生)4.8万元;⑥对技能人才,给予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领军型高技能人才最高100万元奖励,并按照每人最高20万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奖励;⑦对乡村振兴人才,建立人才组团式帮扶机制、乡村实用人才“以赛代评”机制,每年评选10名返乡创业优秀人才、20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00名“济宁乡村工匠”。
在引用机制创新方面,突出4类机制:①推动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支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给予投资方最高500万元奖励;②鼓励校企联合育才留才,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市属高校联合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③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专项引进紧缺专业技术研发人才;④搞活社会化引才,每推荐入选1名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全职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急需紧缺人才的,给予最高30万元用才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可申请100万元。
在金融支持方面,采取5项措施:①设立10亿元“市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231+1”产业领域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人才企业;②人才企业上市,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给予保荐团队最高100万元奖励;③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可申请最高50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人才贷”;④开展人才保险试点,给予单个企业最高20万元保费补贴;⑤高校毕业生在我市自主创业,给予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在人才生态方面,落实5项措施:①开发建设产权型人才住房、人才公寓、人才驿站,满足人才多元化居住需求;②建立青年人才来济求职全过程保障,享受“码上服务”、交通和生活补贴等,提高来济求职幸福感;③统筹解决人才“关键小事”,高标准建设运营500套市管人才公寓,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服务,每年为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提供一次免费体检;④完善高质效人才服务体系,支持济宁人才发展集团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平台,对普惠性人才政策推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开通24小时人才服务专线;⑤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完善人才荣誉制度,落实容错免责机制,定期对人才政策进行调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自古就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孔子最早提出了“举贤才”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尊才重才爱才之风在孔孟大地蔚然成风。当前,济宁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新的更高目标,我市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梧桐枝茂引凤栖,花开葳蕤蝶自来。我市的人才政策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下步,我市将聚焦《济宁人才金政20条》落实,全力打造“济所予·适于才”人才品牌,让济宁切实成为人才的舒心之家、顺心之家、称心之家,让广大人才“想来有渠道、来了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创业有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努力让更多“千里马”在济宁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
济宁是个好地方,济宁的发展需要人才,济宁也比以往更有条件来成就人才。诚挚向各类人才发出邀约:这里是“人才福地”,这里有“诗与远方”,时时有机会,处处有支持,欢迎到济宁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共同谱写“智汇济宁·才绘圣城”新篇章!
(来源:济宁发布)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