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发布时间:2022-12-08 09:31: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12月7日,滨州市12月7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现场解答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

  据悉,11月19日,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揭晓,滨州市生态环境局荣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得益于环保铁军砥砺深耕,也得益于全市人民共同参与!

  滨州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和环渤海“1+12”城市叠加的市,生态环境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红利。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大气环境方面,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秋冬季,滨州重污染天数为“零”,是“2+26”传输通道城市中唯一一个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城市。

  2022年1-11月,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3%;优良天数为231天,同比增加11天;优良率为69.2%。

  在水环境方面,2022年1-11月份,我市18个省控以上断面全部达标,其中国控断面优良比例5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8.1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10.31%,改善幅度列全省第2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在土壤环境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完成999个村,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15个村的任务目标;43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果丰硕

  优化结构调整抓源头。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完成5179台电解槽超低排放改造;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28家;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3227台;完成87.63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累计投资95.29亿元建成4条铁路货运专用线,设计总运输量4972.6万吨/年,可替代约155.39万辆(次)柴油货车运力,每年减少颗粒物、NOX(氮氧化物)、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分别为4321.39吨、213.87吨、152.87吨、46.88吨。

  抓实深度治气护蓝天。强化臭氧与细颗粒物协同控制,强化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推动117家重点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对540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全覆盖监测、对1.3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定位系统、持续加强扬尘污染防治,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业源管控达3700余家,实现了涉气企业全覆盖。截至11月10日,圆满完成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我市成为2022年全省夏秋季“零通报”“零火点”的市。

  抓实流域治污守碧水。坚持陆海统筹,完成1379个入河排污口、913个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组织开展潮河、支脉河、秦口河、小清河等重点流域排查溯源。持续推进“两清零、一提标”,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17个项目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36个横向生态补偿断面完成2021年资金兑付。2022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印发通报表扬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我市是受表扬的23个城市之一,省委主要领导作出肯定批示。

  抓实固废防治护净土。正式印发《滨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设置工业领域、农业农村领域、城市生活领域、危险废物领域和政策宣传领域5个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15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源头管控,对1567家涉危固废企业纳统监管;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100%。

  环境治理模式不断创新

  科技赋能助力智慧监管。市生态环境局投资2.15亿元建成的“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被列为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十四五”生态环境创新工程案例。智慧监管平台打通了30余个系统,全面覆盖9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1个地表水考核断面、2个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点位、495枚放射源视频、328处高空瞭望点位、重点企业实时监测系统、电量监控系统、工地视频及扬尘数据系统、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等数据资源,摸清“系统家底”和“数据家底”,为环境监测监控筑牢数据地基。

  先行先试探索滨州经验。市生态环境局承担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试点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滨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政策环境影响分析试点已通过国家验收。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以119个环境管控单元为重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环境监管模式持续优化

  环境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全力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目前,全市范围内评价绿色标识(诚信守法)企业13465家、蓝色标识(轻微失信)企业613家,黄色标识(一般失信)企业908家、暂无黑色标识(严重失信)企业。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充分使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激光雷达等检测设备辅助执法,提高发现问题能力。截至11月底,共对2068家次企业实施执法监管,立案处罚274起;积极探索“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对12起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从轻处罚案件4起。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各类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开展“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两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精干执法人员赴济宁、烟台两市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对全市31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排放数据质量帮扶检查,将控排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和综合执法检查计划;聘请行业专家及第三方技术单位协助,开展夏季臭氧专项整治监督帮扶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完成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7个点位的环境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隐患,保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

  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深入开展“察民情、听民意、暖民心”大走访活动,由县级干部带队组成七个工作组分县区包保。共出动400余人次,帮扶2265家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建议数600余条,办理环境信访1039件次,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

  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扎实整改

  抓实抓细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对督察反馈问题,倒排工期,持续清单化调度、整改盯办,严格销号管理,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23项问题已完成5项,其余18项达到序时;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30项问题已完成29项,其余1项达到序时;保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顺利完成,针对反馈的63项问题编制整改方案,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突出靶向性和针对性,防止为完成目标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临时性措施,取得了解决问题、上级肯定、老百姓点赞的多赢共赢效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聚力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滨州落地见效,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全面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来源:滨州网)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