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三项最新改革创新成果,让改革更精准让服务更便民
  • 发布时间:2022-12-08 09:52: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让改革更精准 让服务更便民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三项最新改革创新成果

  12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品质提升 走在前列”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十九场,邀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桂君向社会发布第四季度“向人民汇报”暨优化政务服务三项最新改革创新成果。

  为让广大企业群众更好更快地了解各项便民利企改革举措,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每季度开展一次“向人民汇报”直播活动,将每季度的改革创新成果向人民汇报,请人民检阅,用高品质审批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三期,发布10项改革创新成果。

  流程再造数智赋能

  破解医师、护士执业注册难题

  为打通医护执业注册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系统林立”“多网登录”“线上申报、线下提交材料”和单个办、耗时长等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多网办理”变“一网通办”,简化办理路径。对山东政务服务网和国家注册系统进行交互融合、资源共享,实现两个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无障碍联通,申请人在办理医师、护士执业注册业务时,只需要登录山东政务服务网一个入口,就可查看指南并进行申报。

  将“多头跑”变“全程网办”,方便办事群众。对国家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进行本地化升级改造,使系统具备申请材料网上申报、单位审核和审批部门审批等功能,申请人在网上就可填报基本信息,提交申请材料,接收电子证照,有效解决线上、线下“两头忙”的问题。

  由“单个办”变“打包办”,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推出医师、护士执业变更“打包办”,变申请人逐一提交申请材料为医疗机构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变医师、护士每个人逐一变更为集体变更。改革后,申请材料精简60%,办理环节压减40%,办理时限压缩50%。截至目前,已使用新模式办件3200余件,惠及全市13000余名医师、护士,有效吸引了各类医护人才来淄从业。

  政务服务“直通车”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沂源县、淄川区等区县,试点以政务服务“直通车”的形式,打造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解读等为一体的智慧“流动大厅”,让上门服务更主动、更精准、更暖心。聚焦供给侧,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

  梳理“最常办”事项清单,发布首批204项“直通车”办理事项,满足企业群众基本办事需求;设计“最具人气”服务站线,设定市民广场、农村大集、商业聚集区和重点企业为“直通车”服务站点,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聚焦需求侧,变“定制服务”为“点单服务”。

  推行错时服务,将服务时间延伸至双休日、节假日,实行材料收取、受理、审核、许可、打证一条龙上门服务;开通预约上门服务专线,让卧床病人、残疾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在家即可享受暖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把直通车开进重点园区、项目企业,帮助解决政策把握不准、项目策划可行性不高、手续办理流程不清楚等问题。

  聚焦使用侧,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针对可全程“掌上办”“网上办”事项,指导、协助群众线上办理;针对即办事项,依托车上受理端,现场予以办理;针对非即办事项,进行收件代办,办件结果快递到家。积极宣传最新便民利企政策和改革创新举措,让改革红利更快更及时惠及广大群众。截至目前,“直通车”已累计发车120余次,提供咨询办事服务5200余人次,服务项目108个。

  实时连线视频帮办

  打造数字化服务新模式

  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窗口创新推出“视频帮办”服务机制,通过视频互动为群众提供咨询辅导、帮办代办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高效办好业务。整合人社网办平台资源,建立12条业务办理通道,开发远程指导等数字化功能,构建起覆盖全市、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的“互联网+帮办”网络平台;设立“视频帮办”专岗,构建起“问+帮+办”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开通“淄博人社”微信公众号、“温暖淄博人社”小程序、市人社局官方网站3条线上直达通道,群众可多渠道申请“视频帮办”服务;打通公共就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独立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料共用;开设好差评“实时”评价通道,做好“点”上问题整改,建立“面”上长效机制。

  制定《视频帮办服务通用规范》,建立“视频帮办”服务AB角、一次性告知等机制,推行前台“一岗受理”、后台“分类帮办”的服务集成新模式;逐项梳理优化“视频帮办”事项,减少办事环节31个,精简证明材料27种,使每件事的平均帮办时长压缩到5分钟以内,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帮办服务。截至目前,共推出88项“视频帮办”业务,累计服务群众2.6万人次。

  (来源:博览新闻)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