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老宅,古韵悠悠;景观小品,妙趣横生——初冬时节,徜徉在龙口市黄山馆镇,一村一品,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以整治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建设秀美宜居家园,让群众活在其间、乐在其间。”黄山馆镇镇长孙崇文说。
人居环境整治,催生了黄山馆的华丽蝶变。近年来,烟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美丽乡村更宜居,绿水青山寄乡愁。一个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为美丽烟台增添新景。
顶格推进
抓紧抓实“一把手工程”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农业农村方方面面。
往小了说,乡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是农业农村的“面子”问题,直接关系“老乡”的幸福感、获得感。
往大了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里子”,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因此,从一开始,烟台就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角度,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顶格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从一场场专题研究、一次次部署安排就能看出烟台的重视程度——
2022年以来,市委主要负责人先后5次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农委全体会议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底线工作进行重点部署;
在市县乡三级干部会议上,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折不扣抓出成效;
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接续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推进会议、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议,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区市重点承诺事项;
分管负责人每月深入基层一线督导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思想真重视,行动真落实。
2022年,烟台制定印发了《烟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简称“《实施方案》”),总结了三年行动经验做法,统筹谋划“十四五”工作目标,分别研究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专项工作方案,同时明确了15项重点任务,配套完善了12项保障措施。其中,2021-2023市里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巩固提升。
《实施方案》的出台,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幅幅真抓实干的火热场景,在烟台大地上展开。
严督实考
4轮约谈后进区市镇街
在每年的秋收农业生产中,烟台“三膜一袋”问题多发、频发,成为破坏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今年9月,市委农办下发《全市“三膜一袋”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清理整治。11月,市委农办组成4个督导组对12个区市、22个苹果主产区镇街、44个村进行整治督导,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当地。
截至12月上旬,全市共清理反光膜1.15万吨,清理率达到90%以上,达到“干净就是美丽”要求。
小小反光膜,折射出真担当。烟台构建了督导考评机制,掌握真情况、发现真问题,以真督实考压实各方责任、破解难点问题、回应人民期待。
烟台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全市挂图作战重点工作调度平台,继续实行“蓝黄红”管理,纳入对区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且自2022年度开始,加大考核权重。
在范围上,坚持全域整治,一个不落。今年,将15个区市135个涉农镇街5907个村居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督查考评范围,结合烟台实际,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
比如,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等“规定动作”的同时,烟台相继开展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战周”、6月份农村垃圾清边清底“突击月”行动等“自选动作”。自6月底开始,启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百日攻坚”行动,9月底,再压茬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一轮又一轮集中攻坚行动,在全市不断掀起整治热潮。
在标准上,坚持市级制定标准、区市对标落实、镇村联动整治。制定印发《2022年烟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标准》,细化现场评估4大类14项评价指标。
在考评方式上,制定《烟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2年督查工作方案》,以铁路、高速路、国省道路域环境及沿线村庄为重点,每月采取市级督导与第三方暗访评估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全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对15个区市135个涉农镇街进行考评,实行“蓝黄红”管理,对排名靠前的区市、镇街亮蓝牌,靠后的区市、镇街亮红牌,对连续两个月亮红牌的区市、镇街进行约谈。
截至目前,已对后进的区市和镇街进行了4轮约谈。全市考评情况在《烟台日报》公开通报,市政协、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公平、公正、客观反映各区市工作情况。
真督实考的“指挥棒”,比出了真干劲,考出了正能量。
1-10月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结果显示,问题总量从4785个降至708个,农村垃圾类问题数量从776个降至232个,各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泼乱倒等
立足实际
不同模式遍地开花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比如,丘陵与平原、内陆与沿海等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的镇村,就有着不同需求。
因此,烟台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开展整治,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在推进过程中,各地立足当地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十年前,牟平区龙泉镇丁家庄村曾是全镇唯一一个没有硬化路面、没有进行自来水改造的穷村、乱村。村民出去赶集,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丁家庄的。三十多岁的常琳回村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从整顿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着手,立规矩、定制度,党员带头,以身作则,将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变成了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群众从“百呼不应”变为“一呼百应”,从冷眼旁观到主动参与,全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修路、打井、绿化,铺设自来水管道。丁家庄村从全镇最脏乱差的村庄,变成首批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村庄,创建烟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区级示范村。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丁家村已经累计投入资金70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成为山东省省级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庄、国家级森林村居。
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长岛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海岛实际的垃圾分类运作模式,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全域垃圾分类的区(县)。将各岛屿其他生活垃圾全部外运岛外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彻底破解了“垃圾围岛”难题。通过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置转化有机肥,全区年外运垃圾减量达到25%以上,既避免了厨余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减少了垃圾外运成本,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坚持精准施策,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织密“小网格”,提升“大环境”。莱阳市柏林庄街道北小平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础,把全村363户分成了6个小组,每组设1名组长,形成由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小组长组成的网格化管理三级组织架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托网格积极推行“1+N”党员联户机制,每个网格内的党员、村民代表和妇联执委组建“红色网格服务队”,每名成员包联网格内的3-4户,切实推进党群互动、网格互融、邻里互助。在网格里,大家纷纷带头拼进度、比形象、出特色,以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由“站着看”变为“跟着干”,促使村庄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烟台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昆嵛观潮)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