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生动实践”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六场,介绍2022年青岛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行动实践情况,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树更,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副主任郑卫,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杜秀东,平度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夕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实施旧城旧村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实际举措。今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将旧城旧村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按照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督导“五个统一”要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旧城旧村改造工作纵深突破,取得显著成效。下面简要介绍我市2022年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有关情况。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丁树更
基本情况
1、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2022年计划改造318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9.2万户,改造户数位居全省第一,投资39.6亿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
创新“五员”工作法,一季度实现开工率“逆势上扬”,住建部向全国、省住建厅向全省进行推广。5月12日《人民日报》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工作方式,青岛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开工落地”为题,推广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经验。9月30日,住建部印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五批)》,推广青岛市多环境优化改造项目审批的经验做法。
2、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
2022年计划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推进58个续建项目、投资122.6亿元。目前,29个城中村全部启动签约,签约率达96%;58个续建项目有力推进,其中10个项目(城阳3个,平度4个)已经完成回迁。共完成投资228.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86%。
部分区加压奋进,提前启动计划外6个城中村改造,其中崂山区4个、城阳区2个。主城区最大城中村片区——张村河片区改造实现突破,计划三年改造的12个城中村,首年即启动签约8个。
完成的主要工作
1、老旧小区改造方面
(一)坚持以民为本,画好老旧小区改造“同心圆”。
1.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从电梯加装、外立面改造、增设停车位及安装智慧安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制定改造项目“菜单”,引导群众按需“点单”,真正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角”,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坚持改造中问计于民。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愿,精准了解群众需求。通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选派居民代表参与监督改造全过程,定期召开座谈会,设置居民征求意见箱,广泛倾听居民心声。
3.坚持改造后问效于民。将改造效果交给居民评判,真正请居民参加验收管理。深入开展居民满意度测评,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根据居民意见建议落实整改,确保改造改到居民心坎儿上。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管理模式,推动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促进改造后老旧小区管理维护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坚持里外并重,改出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感”。
1.夯实“基础类”改造,扮靓老旧小区“面子”。以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为基础点,通过实施“拆、清、改”等措施,统筹推进防盗窗拆除,违章搭建和违法占绿清理,供热、供水、供气等管网改造,移动、电信、联通、有线电视等管线线束规整入地改造,以及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道路等公共部位维修改造等工作,全面补齐老旧小区设施短板。
2.突破“完善类”改造,丰富老旧小区“里子”。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为突破口,注重小区内部外墙、道路、绿化、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外围市政系统建设相关联,协同推进小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商业网点优化亮化、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全力提升老旧小区功能品质。目前,已加装电梯270多部、增加停车泊位8000多个、外墙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安防智能感知设施6048多套、公共休闲健身场地94片、6.3万平方米,对216个小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3.丰富“提升类”改造,焕发老旧小区“活力”。以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闪光处,贯彻“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理念,在改造中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深入挖掘小区内空间资源,整合小区零星碎片化、空闲土地等社会资源,改建、增设社区医疗、养老、助餐、便利店、家政等生活设施,打造便民消费圈,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坚持方法创新,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
1.坚持“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多举措破解资金难题。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约39.6亿元,通过财政引导、融资贷款、居民出资、企业投入、军地共建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降低老旧小区改造对区(市)财政的依赖度。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平度市积极探索军地共建新模式,共开展军民共建项目8个,其中军队参与投资约4800万元,占改造项目总投资的40%。西海岸新区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落实居民出资责任,将居民出资与改造标准挂钩,并围绕参与率、支持率、出资率、物业覆盖率等指标竞争选定优先改造小区,引导居民出资410万元。
2.坚持“地需地产、地产地用”,实现保民生和扩内需双赢。坚持“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通过统一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施工、监理单位和管材供货单位。胶州市积极组织海尔、海信、海润水务、国网(青岛)新能源电动车、尼得科、宇通管业、欧克斯、特来电8家本地企业现场推介,在电梯采购、空调置换方面优先与本土制造企业合作,全面提升本地产品配套使用率。目前,居民以旧换新空调300台,安装电热水器5000台、汽车充电桩100个、海润水务纯净水直饮机15台,加装尼得科电梯289部,使用欧克斯保温材料30万㎡、宇通管业15千米,努力帮助本地企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民生改善、助企克难实现共赢。
3.坚持“监管并重、长效管理”,推进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坚守“为民不扰民”的工作宗旨,建设主管部门、街道全程参与、严格管理,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全力打造放心工程、惠民工程。改造完成后,注重小区的长效精细化管理。城阳区推行改造与物业管理一体化政策,对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引进物业管理,按每月每平方米0.3元的标准连续补助3年物业费,并鼓励物业企业通过收取物业费、车位费和广告费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良性循环。
2、城中村改造方面
(一)坚持政府主导,凝聚推动改造强大合力
全市所有城中村改造项目均按照市委要求,由政府主导改造工作。一是统一指挥,市、区(市)两级均成立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署、把握方向,各区市坚持顶格推进、全力攻坚。二是统一规划,确保选址符合民意,设施配套齐全。三是统一政策,政府主导拆迁补偿标准,并由全体居民表决通过后实施,让利于民确保让群众得到实惠。在各区(市)政府主动靠前、主导改造的前提下,一个账本算大账,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民间投资参与,切实把土地开发整理的红利掌握在政府手里,最大限度用于改造。
(二)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聚焦破解拆迁改造资金量大、单一融资模式难以平衡等难题,积极探索融资新思路,将旧城旧村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地块开发以及有收益的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捆绑实施。坚持“一本大账”算到底,加大对上争取、对下挖潜力度,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成功将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国家棚改计划,享受减免配套费和各类计提基金、发行约3%利率棚改专项债券、每户约5000元的中央奖补资金等优惠政策,共申请中央补助资金4.59亿元;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引入社会资本、引导居民出资等方式,累计筹措资金228亿元,有效破解改造工作财政压力大、资金缺口大问题。
(三)加强统筹调度,确保全年任务如期完成
加强对87个项目的服务调度,紧扣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跑步进场、挂图作战,高质高效完成今年既定的续建、签约、拆迁等各项工作。一是建立问题清单和销号制度。组织各区市梳理需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17项,组织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集中研究、分类处理。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已编制《旧城旧村改造政策汇编》并下发各区(市),收录城中村改造方面国家、省、市及外地文件29份。三是强化市区(市)联动。及时总结李沧区戴家社区创新“预签约”模式、平度市“速迁奖”征收激励机制、崂山区张村河片区“城市更新贷”融资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供各区(市)借鉴,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四)坚持让利于民,多维度保护居民利益
在改造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不与民争利,以增加居民福祉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怎么改造”居民说了算,真正成为“主人翁”;“保护居民利益”政府负责任,真正成为“店小二”。李沧区计划通过统一招商运营的形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为社区集体创造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切实改善居民的福利待遇,让即将改造的社区居民吃下“定心丸”,为做好签约工作装上“助推器”。平度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存量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纳入改造优惠政策,为改造村庄预留20%的新增建设用地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并在评估、签约、补偿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全市统一补偿政策,一把尺子丈量到底,最大标准保护居民利益。
(五)狠抓工程质量,确保安置房和商品房同档次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崂山区按照“区域统筹、连片开发”的原则,邀请了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以“五区同创”、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为目标,围绕“水脉智谷”总体定位聚焦生态、产业、品质、效率、活力五大维度,实现生态公园城、科技创新城、国际品质城、低碳高效城、怡居乐活城五个城的目标愿景。二是高质量建设,各区(市)普遍选择国有企业或信用好、实力强的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组织主管部门和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定期巡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安置房和商品房同档次。
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标准质量、健全改造常态长效机制,切实把这一重大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青岛发布)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