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焦“六大提升工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出“十大创新”具体举措,吹响了山东“创新向未来”的进军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将今年确定为“重点工作提升年”,对接省“十大创新”,安排部署了“六大提升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班,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是其中之一。
市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立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为目标,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破解难题、打响品牌,制定出台《全市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各级各部门以创新手段解决发展难题、破除制度堵点、落实各项任务,为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提供不竭动力。
一、聚焦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5家;推荐244家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06家经科技部公示。二是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技术总师负责制,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征集发布科技人才“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涉及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7个领域,单项榜单金额最高1250万元,总金额达8055万元。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北理工鲁南研究院、浙大山东工研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逐渐发力,参与、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突破关键技术4项,解决技术难题8个,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9个。三是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全面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提出示范区建设五项行动,分类确定20项重点工程、25个典型示范项目和42项创建指标的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撑,推荐两个重大项目纳入科技部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建设获得省政府发文支持。
二、聚焦要素保障,提升平台支撑能力。一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互联网小镇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惠众众创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批准79家单位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44家单位建设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得省绩效评价优秀。二是建强政策支持平台。落实扶持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104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国家级孵化平台、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奖励。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为15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6.8亿元,同比增长55%。三是提升平台整体规划。出台《枣庄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定位,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三、聚焦上级部署,提升改革落实能力。一是聚焦“十大创新”攻坚克难。以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成立专班并设在市委改革办,统筹推进“十大创新”。先后召开全市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议和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议,对“十大创新”任务进行重点部署。出台《枣庄市“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同时把“十大创新”相关任务纳入改革工作重点,与省委深改委和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任务统筹起来,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确保取得更大成效。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攻坚克难。把省委深改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作为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建立“全链条”责任落实、“全周期”服务管理、“全过程”督导的“三全”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标杆全力推动改革落实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坚持把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作为推进共性任务的重要方法,强化宣传、打造品牌,涌现了一批获得上级肯定、枣庄特色鲜明、创新举措突出的改革案例。三是聚焦试点示范攻坚克难。把试点作为推动改革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试验先行和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已争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54项省级以上试点落户枣庄,全市正在实施的国家级和省级试点155项。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滕州市系统集成改革等国家级、省级试点顺利通过验收,为改革发展赢得了更多政策机遇和先机。
四、聚焦发展所需,提升招才引智能力。一是创新引才工作机制。优化市级人才工程体系,整合提升枣庄英才集聚工程,实施入选人才全周期服务,在项目各阶段提供个性化支持。成功举办第三届“创业枣庄 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吸引501个海内外项目参赛,举行8场复赛,58个项目参加决赛角逐,12个项目现场签约,13名优秀创业人才落地枣庄。二是优化聚才留才政策。实施“游子枣回”和“大学生留枣”计划,支持各类枣庄籍人才返乡创业、驻枣高校学生就地就业。深入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组建473人的专业化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能力。三是加大产业人才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建设高端人才智库,首批锂电高端人才智库入库国家级人才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500余人,新增本硕博高学历人才2.1万余人。建设锂电产业学院,推动技工教育集团创新发展,改建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开办订单协议班9个,累计定向招生1070人,开展金蓝领培训1548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抓重点、重点抓”,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招才引智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质效。一是在科技创新上聚力突破。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聚焦“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创建主题,高标准推进示范区项目载体机制建设,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枣庄贡献。推进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聚焦“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立足枣庄锂电产业优势,在全省锂电产业发展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二是在载体平台上聚力突破。搭建服务平台、强化要素保障、探索绩效评价,在提升平台能级上狠下功夫,切实增强平台支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提升,持续加大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的战略合作,联合共建一批中试示范基地,着力打造技术要素市场生态服务体系。三是在改革攻坚上聚力突破。精准把握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继续做好“十大创新”等重点改革创新任务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结合文章,全力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动作更快、措施更准、力度更大、质量更高。四是在招才引智上聚力突破。突出做好引才、留才、育才三篇文章,加快培育枣庄英才,紧盯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靶向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汇聚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全力打造具有枣庄特色的科技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来源:枣庄发布)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