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文化振兴围绕乡亲心声做文章
  • 发布时间:2023-02-17 10:08: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乡村振兴路上,群众的文化心声尤为重要。2023年山东将开展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对过去几年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梳理,以新时代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是薄弱环节。近年来,山东在提升设施硬件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发展志愿服务,探索社会化运行模式,为建设书声琅琅、歌声阵阵的幸福文明乡村走出一条可供借鉴之路。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组织镇村文艺队伍展演。兰山区文化馆供图

  腰包鼓起来,文化解烦恼

  邹城市大洪沟村风光秀丽,生态宜人。为做好“自然+文化”文章,当地将大洪沟村70余套农院、400亩土地整体流转,建成乡风大礼堂、集市街区和19套民俗小院、6幢大师工坊,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所在镇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村民赵凤芝早些年在外地打工,后来回到村里,负责打扫民俗小院的卫生,还能照顾孩子。“这几年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伙儿在家门口打工,不比在外边挣得少。”赵凤芝说,让她最高兴的是,能在孩子身边陪伴。村里的阅览室就像小型图书馆,上级配发了不少图书,还有志愿者辅导孩子学画画,自己可以安心上班。

  乡村通过文化建设,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还能解决一些棘手问题。

  新泰市聚焦留守儿童放学后没地方去的现状,探索建立乡村书房,通过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建的建设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由企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区)免费提供房屋、阅读桌椅等,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统一配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阅机、安全门禁系统、图书等设备,实现多方合作、资源共享。

  威海市依托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组织文化管理员、第三方评估机构、文化志愿者,以数字化平台为支撑,开展系统深入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切实掌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际需求。

  同时,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广开渠道、积极培育,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面向乡村基层开展服务,支持乡村发展文化志愿者团队,吸引乡村文化热心人、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提高乡村居民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让基层活动品牌更加响亮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进行的山东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满意度调查过程中,缺少活动平台、群众文化比赛少等问题时常出现。业内专家指出,任何一项群众文化活动,都不可能做到全员覆盖。满足新时代群众参加文化活动、展示自我的需求,地方党委、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调研,有针对性地举办群众文艺展演和比赛。

  淄博市桓台县探索基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化运行模式,依托县文化馆、文化志愿团队等阵地人才资源优势,建立文化辅导员队伍,实行文化辅导员入驻村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培训机制,定期指导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创作和展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青岛西海岸新区将惠民活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过去一年来,当地按照统筹建设、均衡发展原则,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策划推出一批形式灵活、内容新颖、群众接受度认可度高的活动项目。

  比如,围绕新时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文化惠民工程“百千万”阶梯式迈进:2022年开展公益性展览、培训100余场,送戏下乡演出1200多场,放映公益电影超1.2万场。

  依托成熟完善的文化设施平台,青岛西海岸新区还持续开展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小品进社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喜迎二十大”主题文艺作品展、红色经典名家名曲音乐会等公益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增量提质。

  盘活基层文化人才

  近些年,东营市通过建立完善登记规范、政策扶持、业务建设、跟踪评价等培育机制,推动“散、弱、小”文艺团队走“集约整合、准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通过精心培育和大力扶持,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规模社会文艺组织有300余家,村(社区)业余文艺队伍达3000余支,一大批优秀社会文艺团体脱颖而出,成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山东省东营市村级文艺队伍进行惠民演出。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那些群众组织意愿强烈,但不具备注册条件的业余文艺队伍,文化和旅游部门采取帮助购置音响器材、开展艺术集训、组织展演的方式,引导全市1700多个农村和城市社区分别组建了2支以上自主管理的业余文艺队伍,部分社区文艺队伍多达10支,涵盖了全市约1/5的人口,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新格局蔚然形成。

  德州市齐河县则探索“文化先行官”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力量,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文化类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文化艺术专业培训、场馆的运营管理、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等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

  齐河县按照采购需求,选派输送具备文化艺术专业技能或公共文化服务经验的“文化先行官”入驻基层。根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要求、目标任务,以及基层个性化需求开展工作,发挥普及推广、服务输送、文化引领、组织协调、专业指导等作用。

  截至目前,“文化先行官”已在齐河县15个镇(街)全面推开,取得了初步成效。自项目实施至今,已完成基层开展文化艺术培训课程2520课时,组建艺术团、合唱团、民乐团、民俗社、书画社、摄影社等“三团三社”100多个团队,5000多名基层文艺骨干参加乡镇文化活动,服务群众30万人次,实现齐河村(社区)全覆盖。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