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梵乐演奏传承盛世梵音
  • 发布时间:2025-04-21 15:59:08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杨圣学 王辉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2024年7月,为庆祝新加坡福海禅寺开山九十周年,由中国佛教梵呗艺术团领衔,中国承德普宁寺、西双版纳总佛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莆田南少林寺、山东鱼山梵呗寺、温州心安禅寺、杭州灵隐寺、杭州佛学院等,逾百位僧侣表演者,共同呈献的《祈福——中国佛教梵呗艺术团赴新加坡音乐会》,于7月14日假金沙会展中心五楼宴会厅圆满举行。音乐会共13个节目,时长1.5小时,包括合唱、独唱、念诵、器乐表演、少林南拳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加上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精美舞台背景设计,带给观众充分的视听享受,近2000名观众成群结队而来,观赏精彩演出,并对演出赞叹不已!

演出的亮点之一是由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团呈献的《朱云飞》,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介绍是大相国寺初建时(公元555年)就有的古曲,距今已经1400多年历史。乐曲象征了太阳的光芒和出家人的高尚品德,意境高远,根据历史传承,用笛、管、笙、箫等乐器演奏,独具魅力。

说起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历史悠久。河南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地处黄河文化的腹心地带,是黄河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开封位于河南豫东黄河南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城市,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六座历史古都之一。

WX20250421-160909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因其自然地貌多样、历史遗存丰厚,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

开封古城汴京、汴梁、启封、东京。开封大相国寺建于北齐,盛于唐、宋。唐代皇帝亲救寺名,并御书“大相国寺”匾额。北宋时期,在皇家的支持下,“为国开堂”是全国唯一的皇家寺院,不仅建立了专业乐队,还培养了大批的乐僧,在寺内修建了演奏和欣赏七弦琴的维摩院,还为广大群众常设演出的乐棚。寺院两廊壁画绘有《越僧鼓琴图》和《众工奏乐图》。每到朝廷在寺院及寺院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时候,寺院乐队或单独或经常与宫廷教坊向佛进行盛大的献乐演出,其规模之宏大,堪称天下无双。 

WX20250421-160927

作为一个深具历史文化因缘的名蓝古刹,千百年来,大相国寺素以瑰伟的文化风采,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国黄河流域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佛教寺院之一。尤其在佛教音乐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大相国寺更是独得正传,花光满路,文化气象绝响天下。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奇葩的大相国寺梵乐,不仅蕴含着寺院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大相国寺佛教文化和佛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无论内容还是形制可以说,大相国寺梵乐之标准、庄重和典范,被诸多文献誉为“华夏正音”,曾在最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社稷礼仪的典雅、端庄、高贵及尊严;另一方面,在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发掘和守护方面,大相国寺梵乐更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的精髓,云蒸霞蔚,集其大成,成为中原传统音乐最典型的代表,可谓声誉卓著,光耀史册。

寺院有关史料及民间音乐的历史典籍记载,大相国寺自创建之始便有乐僧越仁大师、虚真大师在寺院演奏佛乐。至唐天宝年间,大相国寺已出现了完整的乐队,并在高僧登座开讲佛经之前,为报谢佛恩以及吸引听众,常常安排佛乐的演出作为讲经说法的序幕。至北宋时期,在北宋帝王的崇奉下,作为皇家寺院,其社会地位极大提高,大相国寺的佛乐也获得迅猛发展并达到了鼎盛时期。以至成为国家和王朝仪典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深具影响。 

此外,在朝廷的大力资助和安排下,大相国寺在寺内专门修建了演奏七弦琴的佛乐专业“剧院”,即寺院历史上著名的建筑“维摩院”,以及在大殿前修建的专供一般游人和香客欣赏佛乐的演奏广场,也即《东京梦华录》等史籍所津津乐道的“乐棚”。这些其他寺院绝无仅佛乐演出的专业设施,足以说明寺院佛乐发展的鼎盛及专业。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