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研学基地隆重揭牌
  • 发布时间:2025-04-27 21:33:16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少室山武术学校“五一”旅游黄金周吹响集结号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2025年4月27日(农历乙巳年三月三十)上午十点多钟,由登封市教育局批准的少室山武术学校研学基地隆重揭牌,该基地依托古兵器博物馆、王上上阳城农耕文化园、少室山文化艺术博物馆,三地同时揭牌。

微信截图_20250427213417

登封市少室山武术学校,其前身是海营武馆,随着规模的增大更名为棋盘山武校,2010年乔迁少室山下,更名为登封市少室山武术学校。创始人王海营,法名释恒鹰,1967年生于登封市大金店镇王上村,幼年习武,11岁拜少林武术宗师王超凡为师,13岁结缘少林寺第三十代主持、名誉方丈素喜大和尚,习练少林易筋经,后经几位大师调教后,成为少林易筋经第三十二代传人、少林寺十八罗汉之一、少林功夫九段和十大武术教育家,圣竹林寺一代中兴主持。多年来,王海营以自己的少林功夫绝技,先后50余次斩获国内外武术比赛冠军,把功夫以艺术融会贯通推向了世界,率领自己的武术团队足迹踏遍五大洲四大洋。尤其是在全球商演的《少林》、《生命之轮》、《功夫大师》、《龙的传人》、《气之龙》和独创导演的《大师出上》等高端舞台剧,先后美国、英国、俄罗斯、南非、阿联酋等190多个国家巡回演出高达两万多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功夫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民日报》以“党建引领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图文并茂对该校进行了专题报道,让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

几十年来,王海营(法名释恒鹰)以拳拳赤子情怀,奔波在国外许多个国家,每当看到流落在海外的中国字画和国宝,他都倾其所有把本属于自己祖国的国宝带回大陆,也正有了他这种博大爱国情怀,才有了三个博物馆的精美展现,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镜头之一:

古兵器博物馆,彰显了大国工匠精神,是华夏先祖智慧的体现。

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石制兵器从人类制作劳动工具石斧、石刀等就开始了,经历了大约五六十万年。青铜兵器的制作可追溯到夏朝,一直延续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制作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后至火器发明。中国古代兵器的制作从青铜器时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冶金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十八般兵器”。枪、刀、剑、戟、斧、钺、钩、叉、戈、鞭、矛、锏等兵器。一件件古兵器的陈列,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遥远的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

微信截图_20250427213452

嵩山地处天地之中,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这里不仅留下来厚重的古代军事文化,也留下来众多珍贵的古代兵器。为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兵器文化,特将始于夏朝的古代兵器二百多件陈列在登封市少室山武术学校的兵器博物馆,并邀请河南省政法委书记弋振立,原嵩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段玉山和少室山武术学校支部书记兼校长王贯雄揭牌。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再现古兵器博物馆,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镜头之二:

王上上阳城农耕文化园,黄土地上沉重的记忆,凝聚着先民们心血与汗水。

农耕文化,承载着世代先民的心血与汗水,是连接自然与社会发展的纽带。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到精耕细作的农耕技艺,从简单农具的发明,到灌溉系统的构建,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的智慧结晶。由登封市少室山武校精心打造的王上上阳城农耕文化园,收集了各类古代传统农具、生活器具,让您近距离触摸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聆听黄土地里的沉重的呐喊。

春种夏耘汗湿土,为得秋收和冬藏。

由王海营家乡登封市大金店镇王山村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学洪、登封市老干部王颍怀、贺中榜王上上阳城农耕文化园揭牌。

镜头之三:少室山文化艺术博物馆:落实总书记习近平讲话精神,让收藏在馆里的文物灵动起来。

少室山文化艺术馆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南麓,创办人王海营几十年来以少林武术文化国际交流之际,以拳拳赤子之心斥资购回流失海外的万余件文物瑰宝,涵盖青铜器、陶器、玉器、书画、佛教典籍等八大类别,馆内陈列有吴昌硕、虚谷、陈鸿涛等著名书画大家和郭伊滨、李云飞、杜学斌、时昌锋、欧阳中石、许广丽、钟武红、舞风、赵星顺、田战峰等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其中震馆之宝《贝叶真经》系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赠予的佛教典籍珍本,印证了丝绸之路文明互鉴,承载着文物归家的民族情感。

微信截图_20250427213432

少室山文化艺术博物馆与少室山武术学校相邻而居,遥相辉映,在圣竹林寺原址陈列,与古兵器博物馆、上阳城王上农耕文化产业园形成“文物回归、武学传承和农耕智慧”三足鼎立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微信截图_20250427213443

释恒鹰大师为少室山文化艺术博物馆揭牌。

人间最美四月天。随着“五一”假期的来临,登封市少室山武术学校研学基地的揭牌,为今年旅游黄金周吹响了集结号。不仅让沉睡的文明瑰宝重换生机,而且让中国精神成为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文:武中飞  图:毕朝阁)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