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发布会围绕“加快重大科创项目建设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介绍有关情况。
主持人: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苏婷
发布人: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文博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刘德志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高冬梅
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2022年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发展高度和历史起点,济南市科技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全面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聚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相较2021年提升了21个位次。
2022年,市科技局多措并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14.52亿元,同比增长28%,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新增省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300家。除此之外,部分关键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306.7亿元,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8%,高于全省0.34个百分点;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8.6亿元,增速13.2%,高出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济南市已落地“中科系”科研院所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
一是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市已落地“中科系”科研院所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一期已投入使用,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将为我国电磁驱动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全国首家环境领域国家级基础科学中心“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落户,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已开工建设,将为我国大气污染预测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建成启用占地7100平米的世界一流基因编辑技术平台,植物基因编辑核心工具获得两项专利授权,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国内首次实现技术出口。成立规模62亿元的齐鲁科学城科创投资基金,依托基金纽带作用,推动中科系先进成熟技术落地转化。
二是高标准构建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参与研发并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泉城省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省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组建了由院士等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70余个,论证启动项目150余个,引进储备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新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累计达112家,新备案市重点实验室97家,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初见雏形。
三是高水平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已建成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3/S4试验卫星,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了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AMS数据中心跻身全球第三,粒子物理和热科学科研团队初步形成。山河超级计算平台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存储系统位列当前全球超算IO500榜单榜首。
济南市科创项目立项数、资金额均为全省第一
一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联合培育、认定、后续管理全周期闭环工作机制,组织7613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5700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争取省级项目335项,立项数、资金额均为全省第一。
二是聚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建立研发费用补助多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拨付省市两级2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4.44亿元。2022年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23项,争取省级财政经费2.42亿元,获批项目和争取资金数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三是大力实施“揭榜挂帅”。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地域和体制限制,鼓励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2022年共有15项需求纳入榜单,市级财政资金投入164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6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项目研发提供综合授信43.8亿元。
济南打造“1+6+N”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去年挂牌各类成果项目1908宗成交金额8.11亿元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依托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打造济南“1+6+N”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41家签约驻济高校院所提供成果转化服务,全年挂牌各类成果项目1908宗,挂牌金额23.29亿元,成交金额8.11亿元。高质量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成功举办绿色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沿黄九省节水节能领域科研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二是深入实施市校融合发展。完善“新高校20条”政策体系,新支持项目129项,推动驻济高校开展重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完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交流机制,强化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与省内外城市科技合作,促进先进成果落地转化。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或企业在济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8家,累计达215家。与山东大学联合打造“中国晶谷”,成立建设项目工作专班,推动晶体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济南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
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市科技局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锚定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实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一)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创新策源与引领能力
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园区建设,引导落地院所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强化基础研究,完善实验室体系,引导支持驻济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省实验室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优化提升省重点实验室,梯次化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
(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力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积极争取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实施“揭榜挂帅”,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0项。
(三)聚焦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倍增计划,完善成果转化平台服务网络,鼓励驻济企业、科研院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持续吸引大院大所、大企业在济设立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聚焦“十强产业”,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在项目评价、技术熟化、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晶体材料、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先进成熟技术加速落地转化。
(四)聚焦高端人才引进,提升人才创新活力
支持用人单位发挥引才主体作用,遴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科技领军人才。持续做优各级人才工程,打造专业水平领先、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外专倍增计划,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引进急需紧缺的外国高端人才。设立外国专家服务驿站,优化人才生态,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支撑。
2023年,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将从这四大方面发力!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成立三年来,重点引进落地了一批“国字号”大院大所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植物基因编辑、轻型燃气轮机、核辐射监测、高端显微光学装备等一批先进技术领跑国内,甚至打破国际垄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初步显现。2023年,市科技局将从四个方面高效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落地院所工程建设。确保中科院电工所项目园区全面交付使用,电磁驱动试验装置基本建成,为开展科学试验提供条件;理化所项目一期全面投入使用;生态环境中心项目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空间应用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开工。
二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速形成创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瞄准前沿科技创新技术,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同时,积极推动先进成熟适用技术落地转化,促进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中科系”落地项目,再集聚落地一批中字头、国字号重磅项目,打造“研究院经济”。
三是充分发挥金融助力科技产业发展作用。持续激发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活力,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碳中和、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力争推动发行3-4支专项子基金落户科创城。深化与资本管理公司合作交流,进一步吸引撬动社会资本为落地院所产业化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聚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科创城产业创新新生态。
四是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育并重,形成“项目+平台+成果”的人才引育模式,面向电磁、激光、能源动力、空天信息等领域,招引吸纳各类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科研人才;推动落地院所与驻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研究生,充分利用落地院所关键技术平台、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等优越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基地,推动培养一批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架桥铺路”“保驾护航”“强筋壮骨”!济南市科技局2023年这样“下功夫、求实效”
近年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加大科创企业梯次培育力度。2022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613家,同比增长31%,占全省总量的21%,入库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700家,同比增长30%以上,占全省总量的22%左右,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2023年,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牢固坚持“企业至上、服务至上”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全市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力争在科创企业梯次培育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政策落实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财政补助、高企认定财政奖补等政策,协调落实科技企业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科创企业梯次培育“架桥铺路”。
二是在强化服务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依托大数据、联合多部门梳理摸底掌握企业发展真实情况,市区联动协同推进形成企业培育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政策培训,实施“一对一”服务保证企业申报质量,为科创企业认定“保驾护航”。
三是在引导创新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支持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介创新成果展示、拓宽融资贷款渠道,为科创企业成长“强筋壮骨”,为加快推进强省会建设、勇当“三个走在前”排头兵贡献创新智慧和创业力量。
济南将继续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力争突破5-10项关键核心技术
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针对我市企业急需解决的,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又无法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关键核心零部件,关键核心材料,组织实施济南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建立起了我市企业界出题,全国科技界答题的新机制。2022年,市科技局面向全国发布了15项“揭榜挂帅”榜单,全部成功揭榜,有效助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多个项目形成较好示范带动效应。据统计,共计29个单位参加揭榜,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8所国内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院、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家科研院所,以及天津、湖北、浙江、广东、深圳等多家外地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2023年,市科技局将继续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三个围绕”筛选设置“揭榜挂帅”榜单,力争突破5-10项关键核心技术。
一是围绕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设置榜单。紧密结合济南市“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研究布局设立“揭榜挂帅”政府榜单。
二是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需求设置榜单。立足解决济南市重点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等问题,论证凝练产生“关键技术攻关类”榜单。
三是围绕全市企业创新需求设置榜单。主动征集我市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建议,经评审面向全国发榜征集解决方案,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在今年的“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实施中,将进一步完善“揭榜挂帅”评审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选拔规则,坚持英雄不问出处、谁能干谁上,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通过“揭榜挂帅”来吸引集聚全国的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全市尤其是企业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引领、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
(来源:济南发布)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