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在这批全国32家立项单位中,湖北省有3家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1989年、1990年先后发现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左右。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这两具头骨化石分别被命名为“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相关测年显示,两具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亚洲古人类演化史的缺环。2001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5月18日,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3号头骨化石,距此前两具头骨化石出土地点约35米,发现于距地表深约0.62米的文化层。为确保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的现场发掘与提取工作在安全和充分科技保障下进行,当地搭建起1000多平方米温湿可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考古方舱。采取发掘过程数字化和多学科取样,共拍摄数字图片20万张,采集样本3500多份。“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系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是远古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探源重要研究对象。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3号头骨从2022年5月18日面世到12月3日被提取出土、离土出舱,历时近7个月。因保留了头骨化石右侧方和下方厚实的土层,所以重量约25公斤。将运送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利用国际领先的高精度 CT技术做断层扫描、数据提取与形态重建,进一步观测和研究,分析“郧县人”体质特征、演化地位及其文化与技术特点和适应生存方式,解读人类起源与演化进程。
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190公顷,将按照“一轴一带双核四区五点”对遗址价值进行阐释展示,建成集遗址保护、寻根溯源、田园休闲为一体的古人类生存演化研究的遗址文化公园。同时,国家文物局将指导考古机构对“郧县人”3号头骨做精细研究,对伴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做系统观测,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指导当地做好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推进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支持打造中国古人类研究和展示利用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积极作用。
据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10年启动以来,逐步从行业内工作变成国家任务,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内容,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于2022年4月启动,从31家申请评定、62家申报立项单位中,最终确定19家评定单位和32家立项单位,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国荣 马群)
丨值班副总编 吴建有 责任编辑 王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