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齐文化、绵延的齐长城、奔腾的黄河……搭乘着文化历史的长河,碰撞于充满创新的新时代,古韵今风在淄博交融碰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如今,几千年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淄博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4月4日,我市召开文化“两创”工作推进会,聚焦学术研究、产业发展和宣传弘扬3大任务,制定“一套体系、八大工程、32个项目”工作要点,推动文化“两创”实现大创新、大发展、大突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研究阐发是基础。我市将着力搭建齐文化“大研究”平台,实施研究阐释提档升级、文化人才筑巢引育2项工程,整合起各层级、各领域资源力量,重点打造“一坛一院一节”。以“科学与人文的协同创新”为主题,高水平策划举办稷下论坛,推动建设国际级稷下学宫及春秋战国齐文化系列考古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着力打造中华文化展示体验圣地以及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人文社科学者会客厅,推动科学与人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将拓展齐文化节的内容和形式,融合麦田音乐节、淄博青岛啤酒节、淄博烧烤节等节会活动,打造更富时尚元素和青春活力的齐文化节会品牌。
文化铸魂,产业添翼。我市将着力做优文物保护利用的项目载体,实施文化片区规划引领、文化遗产强基固本2项工程,推进淄潍文化片区规划建设,连片打造齐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积极融入全省文化片区建设“大盘”,加快“两园一廊道”建设。“两园”即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融入齐文化特色性、唯一性、体验性,力争建成标杆。“一廊道”即融入全省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依托沿黄河、齐长城、胶济铁路线重点景区景点、遗址遗迹等资源,打造贯穿沿线的精品文化体验廊道,推动形成“三横两纵三环”的齐文化旅游交通网络。
传统文化加快“两创”发展的时代意义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以人为本”,在文化产业赋能转化工程中,我市将加快推进市美术馆、市博物馆、颜神古镇(二期)等年度投资80亿元的66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彰显“海岱齐风 大美齐地”独特韵味。推动齐文化与陶琉、餐饮、文旅、康养、手造5大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将“瓷琉丝”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市还将实施文化宣传深化普及工程,策划齐文化系列创意活动,让现代潮流元素与传统文化交相融合,实施文艺精品“两创双百”高峰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排、学、演”系列活动,提升高品质文化供给。实施“有淄有爱”文明创建品牌打造工程,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建立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实施传播交流扩声唱响工程,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传播,讲好文化“两创”淄博故事,不断提升淄博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套体系”即完善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推进体系。我市将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专班”的工作运行体系,全面整合各级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编辑:张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