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齐鲁 | 舌尖上的春天,鲜!
  • 发布时间:2023-04-10 10:05:22
  • 来源:文旅山东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春暖花开美味尝鲜正当时,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让我们一起邂逅舌尖上的春天

0

  正所谓“无海鲜,不成席”,山东半岛作为国内最大的半岛不仅有令人羡慕的海滨美景,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各色海鲜!

1

  海带苗,被誉为“山海至味”,是初长成的海带,摘取海带苗中最嫰最鲜的一部分,与紫菜齐名。“嫰、滑、鲜、爽”是它赖以成名的四字要诀。

2

  海虹又称贻贝,素有“海中鸡蛋”之称,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清明节前后,都是海虹肉质最肥嫩的时候。

3

  鲜嫩多汁的鸟贝,只需要简单的处理,用开水稍微焯一下,就是一道原汁原味的鲜美佳肴。

4

  通体金黄的黄花鱼,整鱼挂上薄薄的面糊,炸的外脆里嫩,搭配一点五香粉蘸着吃,咸鲜适中,香嫩可口!

5

  养了一个冬天的皮皮虾,肉质格外肥美。不管是原汁原味的清蒸,还是香辣可口的香酥皮皮虾,都让人无法抗拒它的美味!

6

  俗语道“春天到,鲅鱼跳,丈人笑。”送鲅鱼,就是送孝心,是胶东地区富含文化意蕴的古老传统。春天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吃到口里,那叫一个鲜!

7

  山东的河流与湖泊同样带来美食的馈赠。

8

  春季,潺潺运河水中流动着鲜意,此时的河鱼、河虾最是鲜美。用新鲜的河鱼烹一道鲜香浓郁的烧鱼块,或是搭配饼子,做成农家杂鱼锅,或是过油炸的金黄酥脆,或是先炸后熬炖,直到骨刺酥烂、鱼肉软嫩、香味浓郁,连鱼刺都变成精华的一部分。

9

  小而俏的河虾,更是小个头中藏着大美味,壳薄肉嫩,味道鲜美。不用过多的佐料,略微一炒,泛着诱人的光泽出锅,细细品味,便觉鲜甜在舌尖绽放。

  来源:@嘿嘿-嘻嘻-哈哈-吼吼

  微山湖的咸鸭蛋经过独家秘法腌制,鲜嫩可口、咸淡适中、满心流油,吃起来不光唇齿留香,而且回味无穷,绝对人见人爱!

12

  春天,总给人间以无限美味。春芽新蔬、田间野菜,都是春日限定。

  雨前香椿,满嘴飘香。许多人对香椿的记忆都停留在小时候打香椿叶的那根竹竿上。每当香椿成熟,浩荡一群人站在香椿树旁等待着新鲜香椿叶的落地,回家后可炒、可腌制,口味妙绝。

15

  春日的空气中,不仅飘散着淡淡的花香气,更氤氲着甜润清新的草莓香味。一颗颗草莓娇艳欲滴,并以翠绿的叶子做底衬,如同嵌在绿毯上的红宝石般耀眼。

16

  山东是樱桃盛产地,其中多处基地生产的樱桃声名远扬。一簇又一簇的樱桃挂满枝头,色彩明艳照人,肉质娇嫩、甜蜜可口。

17

  山东人的待客之道,人情世故,在宴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泉水宴把特色美景融入到美食中,不管是荷塘小炒,还是龙潭赏鱼,亦或是一壶春色……都能让人痛痛快快地尽享美食带来的愉悦!

20

  摄影:徐传国

  四四席是博山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完美融合了鲁菜文化中菜肴体系与宴席格局的诸多精华。它规制讲究、品格高雅、精于烹饪、风味醇厚、纯正精粹,被誉为淄博餐饮史上的里程碑。

  摄影:@摄影师么么锐

  八仙宴以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绸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由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组成。拼盘制作仿照八仙过海使用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巧,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

  孔府宴传承儒家风范,是两千年孔府的特殊饮食文化,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具体体现。孔府菜对菜肴的制作极为考究,用料广泛,名字富有诗意。花开富贵、诗礼银杏、金钩银条、阳关三叠......还未入口,就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25

  来源:菏泽文化旅游

26


  水浒宴江湖特色十足,体现了梁山好汉的豪放气概。每一道菜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水浒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美美地吃一顿饭,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27

  若要吃得地道,各地小吃少不了。

  最近,淄博烧烤火遍全网。“一桌一炉一卷饼”是灵魂,小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沉浸式的美食体验更能极大地激发每一位食客的参与感与成就感。

  德州扒鸡久负盛名,它随古老的大运河文化孕育而生。经历数十道工序制作后的扒鸡,肉质软烂入味、一撕脱骨,好吃到连骨头都不想放过!

32

  来源:文旅环翠

33


  鲅鱼肉质细密紧致,味道鲜味,营养丰富。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鲅鱼饺子,轻轻咬开外皮,露出白嫩多汁的鱼肉,细细一嚼,怎一个“鲜”字了得!

  单县羊肉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小小的一碗羊汤,喝一口,唇齿间都是满满的羊肉鲜味,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再加点红油辣椒,撒上葱花香菜,开动~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