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我们在一起吃饭时,曹嫂子提议,深秋柿子红了,该是回老家摘柿子的时候了,说走就走,相约出行,三家好友欣然应允,再度出发。为了赶时间,我们草草吃完早饭,顺便买了一些瓶装水,便从咸阳出发直奔彬州,不到两个小时就回到了老家小车村。
还没等我打开院门,同来的席哥和曹嫂子早已迫不及待从车上拿了几个装酒的红袋子分发给大家,便带头朝老宅后面的柿林走去。深秋季节,老家的气温比城里低了五六度,正应了那句“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的老话,夜晚初霜降临,会将碧绿的柿叶一夜之间点染得万树红遍,层林尽染,绚烂多彩,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一片片或金黄或火红的落叶,时时在秋风里飘飞起舞,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一串串高高挂在枝头的柿子,也熟得通红,晶莹剔透,犹如小灯笼,在秋风中摇曳。我漫步在家乡的土地上,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总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熟悉。虽然前几年老庄基复垦的时候,村上用推土机把老宅的窑洞给推掉了一大半,现在已经变成了耕地,用来种庄稼也有六七年了,但是残留的窑洞大体轮廓仍然清晰可辨,驻足观看,思绪连篇。
萧萧落叶送寒声,原上秋风动客情。此时此刻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从前。老宅都是一排排的土窑洞,是我出生和小时候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特别是小时候大过年去给五奶奶磕头,她老人家给我们发柿饼的情形,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每年收成的粮食有限,根本不够吃,而每家窑前屋后和自留地里的枣树、柿子树等作物,就成了大家都特别珍惜的“高田口粮”。一到快要成熟的时间,大人们担心熊孩子们去破坏或摘掉,就早早的用荆棘篱笆把心爱的果树围了一个严实。柿子采摘回来以后,先把柿子的皮刮掉,晾在院子里的席棚子上边晒边捏。经过反反复复的揉捏晾晒,柿果就逐渐由圆圆的球状变成扁扁的饼状,也变得绵软柔韧而又晶莹剔透。又经过十多天的霜降之后,柿子里面的糖分会慢慢析出,附着在柿饼的表面,形成一层白白的粉霜,洁白如雪,甘甜如饴,它就是中医很常用的一味中药“柿霜”。等柿饼全部晒好以后,大人们会精心的保存起来,平时都舍不得吃,等到过年的时候再把大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卖掉,剩下的留作大年初一小孩给老人们拜年磕头的小礼物。
记得那一年,我们几个同辈的小孩给五奶奶磕完头,五奶奶挪动着她那沉重的小脚,从炕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裹,不紧不慢打开,我们急忙凑过去一看,有枣,有核桃,有柿饼,还有葵花籽、水果糖……五奶奶高兴的说道:“过年啦!给你们发好吃的,奶奶盼你们好好念书,快快长大!”,当发到我跟前的时候,五奶奶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是城里娃,其他的你肯定吃过,给你个柿饼,这城里没有,让你尝尝新鲜”。我赶忙接过奶奶手里的柿饼,一股甘甜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白色的糖霜和琥珀色的果肉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一口便咬去了一大半,吃在嘴里筋筋的,甜甜的,都舍不得多咀嚼几下,狼吞虎咽了下去,连声说“好吃!好吃!”,便伸过手去又多抓了几个柿饼,边往嘴里塞边一溜烟向外跑了出去……
当我还在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时,忽听妻子在前面喊道:“赶紧过来吗,兄长嫂子们都开始摘柿子了,你还想啥呢?”,我一下子从回忆里回过神来,急忙赶了过去。当路过通往柿林的那条很窄的小路时,瑟瑟秋风吹落枝叶,有红,有黄,在那条弯弯的小路上,留下了一抹连岁月也不忍抹掉的缤纷。我急着往前走,忽然脚底一滑,打了个趔趄。仔细一看,原来落叶之下,覆盖的是一地的软柿子,由于今年的天气暖和,柿子价格低,村里人也不愿意采摘,只能看着熟透了从树上往下掉。所以,我那黑色的皮鞋,一下子就被染上了红色。沿着田埂底下缓缓的往回挪,一步步迈向了柿林深处。映入眼帘的真是一幅绝美的秋色画卷:漫山遍野一片通红,成熟的柿子一个个挂满了枝头,那颗颗柿子红的像小桔灯一样,看着让人心里又暖又甜;又似成熟待嫁的、穿着红色嫁衣的小姑娘般,在慢慢的向我们点头问好。我也终于赶上了大部队,定睛一看,席哥和曹嫂子的袋子都已经快装满了,还在地上放了一堆。老同学张兄,给我递过来一个大水柿,我也没顾上擦干净,一大口咬了下去,冰冰的带着凉意,滑滑的带着甜香。呵!真是久违的小时候的味道!我便也加入采收队伍,顺手摘起柿子来,共同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光。
采摘柿子的时候,要用手托着,小心翼翼的往上翻折,担心掉在地上摔坏,又担心弄破了柿子。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我已累得满头大汗,大口喘着粗气,剧烈的心跳声在耳旁回荡。偷眼瞧了瞧,发现大家依然干劲十足,不停的盯着其他枝头的“小桔灯”,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这时,一群麻雀也围着柿树飞来飞去,不停咕咕的叫着,好像在宣示主权,让我们赶快离开它们的领地,不要掠夺他们的美食!妻子看见自己头顶上有几个分外红润耀眼的大水柿,她踮起脚尖够了半天,总也够不着,便和张嫂子商量了一下,找来了一个带钩的树枝,打算用钩子把树枝拉下来再摘柿子,结果用力过大,“咔嚓”一声,树枝直接给拉断了,妻子也没站稳,直接摔倒在地上,来了个屁股墩,一下子把大家给逗乐了。好在都是熟人,她也没有觉得什么,一骨碌爬起来,志在必得的冲大家说:“你看摘下来了没有?”
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不一会儿就把带来的几个袋子装满了。小伯父听说我们回来了,也赶了过来,一见到我们就笑着说:“听说你们回来了,我就赶紧到地里给你们摘菜去了,这些都是咱自家种的,没有用化肥和农药,是真真正正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说着顺手把自己种的辣椒和大葱分了三份,让我们带回家吃。看着红绿色相间的线辣椒,还有新鲜的大葱,我们也没有客气,都开心的收下了。心想,还是咱自己人实在,不管啥事都想着咱。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两个最好的辣椒,又嫩又长真讨人喜欢。这时曹嫂子急忙掏出自己的手机,给我抓拍了一张喜人的照片。回到老家院子里,大家有的在洗脸、洗手,有的在掸衣除尘,有的在擦皮鞋上红色的泥巴,还不停的说着媳妇那个“屁股墩”的场景,一个个满脸开心的笑容,一份份收获满满的喜悦,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惬意。
在返回的路上,我把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每年到柿子成熟以后,村里人抢摘柿子的往事又给大家讲了一遍。特别是三爷爷那年在下雨天抢收柿子,因为柿子树特别脆,十分容易折断,他刚爬上树还没摘一个,就从树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腰,在家躺了大半年,还落下了病根,现在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拐的。从那里以后,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个道理,能摘了就摘,摘不成,宁肯烂了坏了,也都不再去冒这个险了!
回咸后,我们将慢慢品味收获之果,感受家的味道,更感受亲人的质朴和亲情的温暖。
柿子红了,家乡味浓了,亲情也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