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20年率先突破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首次突破2万元。
山东省委农办主任、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希信介绍,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近年来,山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基础、发挥优势、增添动能,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去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大关,今年克服去年秋汛晚播、病虫害偏重偏早发生、后期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呈现出“产量高、质量高、价格高”丰产丰收的可喜局面。
深入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向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迈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59个、占全国的近40%。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率先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去年,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力争用5年时间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经测产,今年全市120万亩核心区60%以上的地块小麦亩产超过650公斤,实现首战告捷。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褚瑞云介绍,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山东实施乡村产业平台构筑行动、乡村产业融合推进行动等“六大行动”,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336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753个;以滨州中裕为“链主”打造全省小麦全产业链重点链,支持栖霞、诸城、乐陵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齐河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最高亩产811.6公斤,刷新历史纪录,带动全县115.1万亩小麦亩产达到605公斤、较2021年增产34.93公斤,总产13.93亿斤、较2021年增产0.9亿斤。”参加发布会的齐河县县长陈光春说。
山东省不断深化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路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到4万多家、入社农户440多万户,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94元,增速高出城镇居民3.3个百分点。今年,我省深入推进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当年安置乡村公益岗32万人次,重点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为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我省启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农村路网建设、供水保障等八大行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00个,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我省继续对190.2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确定20个县(市、区)作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支持政策,开展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2021年以来,全省新识别认定监测帮扶对象2万人,累计纳入5.61万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有效防止了返贫和新致贫。
李希信还表示说,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发出了“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的奋进动员令,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列入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十二项重点工作之一,为我们清晰勾勒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战图、任务书。我们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取得新进展。(方雨 孙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