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田野里播种“幸福”:一个传统村落的“突围”
  • 发布时间:2022-11-30 14:30: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踏着脚下的青石板路,将面前的石墙、石屋、石桥尽收眼底,微风吹过吊起的丝瓜,摇摇欲坠。绿树掩映,屋舍俨然,古老的柏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数年间,北黄崖村,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变了模样。

  北黄崖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地处泰山北麓,和南黄崖、中黄崖村比邻而居。耕地面积2000余亩,全村共246户700余人口。因为黄崖村地势高,石头多,房子依山而建,没有任何工业项目,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农业的发展。

  如何使“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这也是北黄崖村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近年来,村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创新举措,带动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结合古村落的优势对农产业进行发展,同时打造农产品采摘园和种植观光业,其现有生态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及家庭农场,颇具规模。分别涉及特种养殖、一般养殖、农业种植,品种更是多种多样,涵盖鸡、鸭、鸽等,种植类也数不胜数,有苹果、猕猴桃、桃子、无花果、山间核桃等。

  其中,“黄崖小米”就是代表性的产品。

  黄崖小米这几年在省市小米品鉴会上屡次获奖,连同周边村庄一起打造了“十八里谷道”项目,同时镇里成功召开了全国杂粮现场会,大大提高了当地小米的知名度。因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又好,非常适合耐干旱的谷子及其他杂粮。就这样,代代相传,精心种植,奠定了黄崖小米的底气。种植出的小米香味浓郁、色泽金黄、籽大粒圆、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北黄崖村更是将产业一体化,形成了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文化旅居服务,着力发展旅游,红色体验。让前来游玩的人们也有一处落脚地,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打造成特色民宿,静坐在由石头垒砌的园中,听着虫鸣鸟叫。夜晚降临,地锅里炖着的山鸡还在冒着热气,闲暇之余与亲人朋友娱乐畅聊天地,感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那一份安静,这里充满着惬意与舒适,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享受。

  除了美食和旅居,带动着一切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黄崖村的历史遗迹和秀丽的风景。走在斑驳的青石板路上,随处可见古宅、古庙和古建筑,它们仿佛诉说着这个古村落的世世代代。

  石屋是北黄崖村的代表性建筑,村民充分利用了山石资源,基本上都是砌石建成,不乏一些高宅阔院,像城堡一样伫立在此。

  在石屋旁多处立着年代久远的石影壁,它们由精打细凿的石块砌成,外形呈凹凸状,中心为毛主席油画像,画像生动逼真。其中有一处影壁旁长着一棵古柏,两者相互呼应,更是凸显了当年的时代。

  北黄崖的石桥更是连接村北沟两端的重要桥梁,此古桥为全石,都是用大块石头堆砌而成,单体石拱形,桥中间位置东侧为龙头,西侧为龙尾,仔细看来就能发现其雕工细腻,活灵活现。

  这里充满历史古韵,每个人都不曾忘记传承、延续历史文化;这里的风景如画,每个村民如临人间仙境,优哉游哉;这里有数不尽的历史和文明,更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不断创新,体现了一个传统村落的完美“突围”。这个在田野里播种的乡村,一定会持久的长出“幸福”之果。

  (吴全忠 通讯员:许佳琪)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