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斑斓,白云漫卷。10月12日,站在麻黄山上,望着绵延的群山,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浩然之感。不远处,采油五厂黄3区CO₂驱综合试验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正在液态CO₂储罐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的采油工艺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李曼平说:“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已累计注入液态CO₂量突破30万吨,相当于12000多亩阔叶林年吸碳量,同时累计增油3.08万吨。”这是采油五厂以实干实绩蹚出的绿色发展之路。
采油五厂管理的姬塬油田主产区属于“鸡闻一声听三省”的塞外区域,自古素有“旱码头”之称。特别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采油五厂积极承载时代使命,把CCUS作为践行“双碳”目标和大幅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途径,按照油田公司“将鄂尔多斯盆地建成全球最大CCUS/CCS产业基地”的远景目标,制定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互补”的绿色低碳发展思路,一边在姬塬“磨刀石”上书写“稳中求进”新篇章,一边着力建好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不断强链扩链,以“探路先锋”的崭新形象,奋力打造绿色发展的闪亮名片。
如何实现从“0”到“1”的蝶变?——锚定目标,全面建设国家级CCUS示范工程
海拔高,“碳”索未来的劲头更高。从“小嫩翅”变成“雄鹰膀”,再从“雄鹰膀”实现绿色蝶变,在这破茧成蝶中,采油五厂从无到有、一切靠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让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犹如一颗明珠般闪耀在黄土塬腹地。
“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也是良好的驱油剂。世界上公认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采油五厂新能源技术员龙跃天介绍道。
在麻黄山北采油作业区的一座山坳处,沿着山路蜿蜒而下,可以看到排列有序的原油集输区、伴生气处理区、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区等。这正是黄3区国家级CCUS示范工程的“中枢”——黄3区二氧化碳驱综合试验站。
“试验站在2017年7月完成试注站建设并开展先导性试注试验;2018年11月实现‘9注37采’先导试验整体注入;2020年12月投运10万吨级注入能力、5万吨原油处理能力的试验站,同时建成首个国家级CCUS示范工程。目前正在开展‘5注18采’扩大试验,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14注55采’试验规模。”站长李京介绍道。
曾经上天为害的二氧化碳,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入地为宝。在这期间,采油五厂整整经历了两年多的蝶变过程。示范基地项目于2021年1月立项,8月项目获得批复。从“稳中求进”向“绿色低碳”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对管理思路的变革,更是对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围绕“减碳、替碳、用碳、固碳”四个方面,采油五厂制定了到2022年6月建成“绿色负碳”示范基地、2023年底建成绿色低碳采油厂的“两步走”发展路径。这两步走,决定着采油五厂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决定着绿色转型发展道路。
共建绿色家园,同享低碳精彩。试验站形成了适应长庆油田微裂缝发育、矿化度高、气液比高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复杂地形条件下6项关键技术,其中,二氧化碳驱油注入井井筒防CO₂腐蚀装置等30余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按照“气顶纵向蓄能压锥、横向平面混相驱油”技术理念,在公司统一部署和机关部门支持下,采油五厂率先在黄436开展“1注7采”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试验区日产油量由试验前的3.1吨上升至11.6吨,平均含水由92.9%下降至61.5%,3口100%水淹井实现了重新开井生产,实现了封存埋碳、驱油增产“双赢”。
“目前,示范工程现年注入CO₂能力为10万吨,见效井日增油14.3吨,预计油藏采收率提高15.1%,油井见效率81.1%。”采油工艺研究所的杨金峰介绍。
如何实现从“1”到“N”的裂变?——扩大“生态圈”,打造“动力源”
秋末,黄土塬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荞麦果实饱满、向日葵低垂着头、高粱醉红了脸……在庄稼地的旁边,是一排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板,它们正在黄土塬上“追光逐日”,变光为电。这正是采油五厂以CCUS为核心,强链扩链的成效。为了让绿色低碳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采油五厂以CCUS为核心,规划了光热地热利用、风电光电建设等六大工程,使其犹如耀眼的新能源之花,点靓黄土塬,为石油人插上绿色梦想的翅膀。
以“像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业务”的决心,采油五厂将光伏井场建设一并纳入新能源建设目标。结合姬塬油区平均海拔1600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每平方米5000兆焦耳-5500兆焦耳的自然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在点“碳”成金的基础上,聚“光”为电。新能源节奏快而不乱。在2021年明确了“一井场一方案,一方案一设计”的光伏建设思路,当年8月20日,第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井场成功投运。2022年6月,完成第二批36个4.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同年8月完成第三批22个3.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2023年5月中旬,完成第四批82个9.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2024年开展第五批3.1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已经完成27个。“今年累计发电量突破5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7万吨。”10月8日,采油五厂生产运行部副部长李双涛说。
距离黄3区二氧化碳驱综合试验站大约10公里的地方,坐落着长庆油田首个“绿色零碳”生产示范单元——沙四增。走进小站,看似平常,实则藏着乾坤。这个站通过实施地热利用、光伏发电、智能间开等技术,建成了地热利用、光伏发电、节能降耗、管理提升四大功能模块,并尽力向全流程、全过程减碳。其中一口长停井,被建成了陕西省首口以长停井利用的地热井,取热能力4.3吉焦(功率50千瓦),能为35人的生活区供热,日减少伴生气消耗950立方米。长停井的利用,不仅盘活了油田资产,而且收获了绿色效益。
采油五厂将伴生气利用作为“环保工程、效益工程、提产工程、双碳工程”来抓,坚持应收尽收,实现了零火炬、零放空、零燃油。2021年建成原油稳定规模350万吨的姬塬首站伴生气处理站,全厂轻烃处理能力4.5万吨,原油稳定率100%,日产轻烃140吨。长庆姬塬油田回收利用伴生气被中国石油纳入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示范项目。
如何实现从“守”到“闯”的转变?——栽下“吸碳器”,建成“碳汇林”
曾经的“旱码头”,山秃水浅,黄沙迷眼。而如今,在“碳汇林”里迎清风已成为现实。
来到姬塬,不得不去看一棵古树——这是一棵距今223年的老榆树。这里的石油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棵老榆树,专门修建了“姬塬古榆“文化广场。站在树下,抬头仰望,树冠高擎,绿如巨伞。在那枝干虬曲中,镌刻着石油人日复一日地保护这棵古树的执著精神。
在麻黄山北采油作业区,一棵棵樟子松密布山坡。在秋日的暖阳中,鸟儿在上空盘旋、啁啾。“这些都是耐旱的树种。我们在2021年10月完成了第一期126亩6900棵树木的种植,目前第二期338亩13520棵树木的建设工作也已经完成。”作业区经理马磊说道。
不仅要在黄土塬上把树种活,而且还要树成林。这是采油五厂以实际行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这些看似是一棵棵普通的树,实则是一台台经济环保的“吸碳器”。从“古榆树”到“碳汇林”,在这“守”和“闯”的思路转变过程中,采油五厂积极构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相互协调机制,按照“开发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的工作思路,严格生态资源管护,建成长庆油田第一片标准化设计的碳汇林464亩,年可固碳370吨,彰显了国企担当的同时,受到油区周边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认可。
变碳为宝,荒山披绿林。从曾经的风沙迷眼,到现在的满眼青绿、云白天蓝,采油五厂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以“风沙大责任更大,海拔高追求更高”为已任,让这个曾经创造“姬塬速度”、踞于长庆油田海拔最高点的姬塬油田,蹚出了一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了长庆油田一张绿色发展的闪亮名片。(记者 王丹丹 通讯员 李莉)